利点贷,又称“砍头息”,是一种违法的网络借贷方式。其特点是利率极高,往往高达每月10%以上,甚至达到日息1%的惊人程度。利点贷还存在收取高额手续费、违约金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利点贷的高利息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而利点贷的利率远高于此标准,属于违法行为。
利点贷的砍头息行为也属于违法。砍头息是指放贷人在放贷时先从借款本金中扣除利息,再将剩余的本金借给借款人。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借款人的利息负担,而且还侵犯了其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三,利点贷的高额手续费和违约金也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而利点贷的违约金往往高达本金的数倍,严重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利点贷还往往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方式吸引借款人,这进一步加大了借款人的受骗风险。因此,对于利点贷这种违法行为,借款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借款。如果已经借款,则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几个点的利息是指一种衡量贷款或存款利率的表达方式,用于表示利率的相对大小。
"点"是百分点的简称,它代表利率中的 0.01%。例如,"2 个点的利息"意味着利率为 2%,"5 个点的利息"意味着利率为 5%。
在贷款中,几个点的利息会影响每月还款额和贷款的总成本。更高的利率意味着更高的还款额,也意味着支付的利息更多。相反,较低的利率意味着较低的还款额和较低的总利息成本。
在存款中,几个点的利息会影响存款的收益。较高的利率意味着更高的利息收入,而较低的利率意味着较低的利息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几个点的利息并不是利率的唯一表达方式。其他常见的表达方式包括年利率(APR)和名义利率。年利率是包含所有贷款成本(包括利息和费用)的实际利率,而名义利率是不包含任何费用或附加费用的基本利率。
无论使用哪种表达方式,重要的是要了解利率的含义以及它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做出贷款或存款决定之前,请确保您已充分了解利率条款并考虑了利率的潜在影响。
多少个点的利息是合法的
在我国,民间借贷利息受法律保护,但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贷款利息的合法上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界定。
一、合法利息范围
根据《规定》,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无效。
二、超过合法利息的后果
如果民间借贷利息超过年利率24%,则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出部分的利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会依法认定超过部分无效,并对本金部分按照合法利率计算利息。
三、高利贷的认定
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民间借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可认定为高利贷,相关行为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四、合法利息的计算
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式,一般有两种:
复利:利息生利息,利息按期转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单利:利息不生利息,下一期的利息仅计算本金。
借款人在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时,应注意约定合理的利息,避免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多少个点的利息算高利贷
高利贷认定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年利率超过36%属于高利贷。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部分的借款人可以不予返还。
如何计算利息点
利息点是指年利率除以365天再乘以100。例如,年利率为18%的借贷,利息点为18% ÷ 365 × 100 = 4.93%。
高利贷认定的阈值
因此,根据上述标准,利息点超过4.93%的借贷可以认定为高利贷。
常见的高利贷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心理,打着“低息贷款”的幌子,实则提供高利贷。常见的陷阱包括:
实际利息远高于宣传的利息
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
以虚假宣传诱骗借款人
保护自己免受高利贷侵害
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
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
仔细阅读借贷合同,注意利息标注
不贪图高额利息诱惑
遇有可疑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金融秩序。借款人应提高警惕,避免陷入高利贷泥潭。若不幸遭遇高利贷,应及时向法院或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