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逾期和失信的区别(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1、逾期和失信的区别

逾期和失信,两者虽同为信用记录不佳的表现,但实则内涵不同,后果也有差异。

逾期是指未能按时履行还款或其他合同义务,通常有明确的宽限期。逾期记录会反映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影响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的审批。但只要及时补足欠款,逾期记录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除。

失信则是违反了法律法规或法院判决,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记录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还会带来一系列限制和制裁,如限制高消费、乘坐飞机和高铁、担任公司董事等。失信被执行人还可能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财产冻结、查封和拍卖。

逾期可以通过及时还款来弥补,对个人信用影响相对较小。失信则不然,其记录会长期保留在个人征信中,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个人信用,避免因逾期或失信而影响未来发展。

2、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情况会纳入失信人名单:

一、生效法律文书期限

被执行人未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履行义务。具体期限视执行文书类型而定,一般为:

民事判决书、裁定书:15 日

仲裁裁决书、调解协议:10 日

行政赔偿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30 日

二、执行通知书期限

被执行人未在执行通知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该期限一般为:

10 日(财产类执行)

15 日(人身类执行,如拘留)

三、作出失信决定

人民法院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审查后可以作出失信决定: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

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提供虚假财产报告

四、生效公告

人民法院在作出失信决定后,应当在指定媒体刊登公告,并向社会公布。失信人名单通常会在公告之日起生效。

注意:

失信人会被限制高消费、禁止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董事、限制出境等。

失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失信决定,但必须满足法定条件。

失信人名单每年更新一次。

3、失信人员和逾期是一个意思吗

失信人员和逾期,看似表述相似,但其含义和法律后果大相径庭。

逾期通常指在约定期限内未履行合同或其他义务的情况。逾期行为并不构成不诚信,但会产生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金、利息或其他赔偿。

失信人员则是一种法律认定,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有严重失信行为且未履行相关义务的人员。严重失信行为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虚假履约证明、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恶意诉讼、被法院判决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等。

一旦被认定为失信人员,将会被纳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以下限制:

限制高消费,如乘坐飞机、高铁或购买奢侈品

限制出境

限制担任法人、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失信行为记录将被广泛公开,影响个人征信和就业

因此,失信人员虽然可能存在逾期行为,但两者并不是同义词。逾期行为是一种债务履行的违法行为,而失信人员则是一种失信行为的法律认定,其后果更为严重。

4、5月1日起取消征信逾期记录

自2023年5月1日起,征信逾期记录将得到调整。根据央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逾期记录将按如下方式处理:

1. 逾期记录保留期限缩短:逾期记录的保留期限将从原先的5年缩短至3年。这意味着,超过3年的逾期记录将被系统自动删除。

2. 逾期记录分轻重缓处:对于不同的逾期情况,征信记录将进行区分处理。例如,轻微逾期(30天内)将不再纳入征信记录;连续逾期6个月以上或单次逾期超过12个月的记录将被记录为严重逾期。

3. 偿还后可保留正面信息:一旦逾期记录被偿还,征信系统将保留6个月的还款记录。这有助于向金融机构展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有利于提升征信评分。

此项调整是为了响应社会呼声,平衡信用风险管理与个人信用修复的需求。缩短逾期记录的保留期限和区分处理逾期记录,有助于减轻个人因一时失误或特殊情况造成的征信受损,为其信用修复创造更好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征信逾期记录仍然是影响个人信用评分的重要因素。因此,借款人应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避免逾期情况的发生。

上一篇:包装银行卡流水做贷款是真的吗吗(贷款包装流水后银行卡被冻结怎么办)


下一篇:被宣布提前到期是贷款提前还款吗(被宣布提前到期是贷款提前还款吗合法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