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科目表借增贷减(会计科目中借增加贷减少有哪些)



1、科目表借增贷减

科目表借增贷减

在复式记账系统中,对于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而对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具体而言,在资产类科目中,当资产发生增加时,应在借方登记,表示资产增加;当资产发生减少时,应在贷方登记,表示资产减少。

在负债类科目中,当负债发生增加时,应在借方登记,表示负债增加;当负债发生减少时,应在贷方登记,表示负债减少。

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当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时,应在借方登记,表示所有者权益减少;当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加时,应在贷方登记,表示所有者权益增加。

举例来说,当公司借款100万元时,应在借方登记"银行存款"100万元,在贷方登记"借款"100万元。当公司归还50万元借款时,应在贷方登记"借款"50万元,在借方登记"银行存款"50万元。

遵守"借增贷减"的原则,有助于确保复式记账系统的平衡,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会计科目中借增加贷减少有哪些

会计科目中借增加贷减少

在会计科目中,借方和贷方记录的是账户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于资产、费用、损失等账户,借方记录增加,贷方记录减少;对于负债、权益、收入、收益等账户,借方记录减少,贷方记录增加。

借方增加的账户:

资产账户: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

费用账户:如工资费用、折旧费

损失账户:如坏账损失

贷方增加的账户:

负债账户: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权益账户:如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收入账户: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

收益账户:如投资收益

借方减少的账户:

负债账户: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权益账户:如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收入账户: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

收益账户:如投资收益

贷方减少的账户:

资产账户: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

费用账户:如工资费用、折旧费

损失账户:如坏账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则仅适用于复式记账制。在总账中,借方和贷方位置固定,账户余额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反映。

3、会计分录借增贷减与借减贷增

会计分录借增贷减与借减贷增原则

会计分录中遵循“借增贷减,借减贷增”原则,即:

借增贷减:当资产或费用的金额增加(借方)时,负债、权益或收入的金额减少(贷方);

借减贷增:当负债、权益或收入的金额增加(贷方)时,资产或费用的金额减少(借方)。

这一原则基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权益。

资产科目:

当资产增加时,记入借方,表示资产总额增加;

当资产减少时,记入贷方,表示资产总额减少。

负债和权益科目:

当负债或权益增加时,记入贷方,表示负债或权益总额增加;

当负债或权益减少时,记入借方,表示负债或权益总额减少。

损益类科目:

费用科目:当费用增加时,记入借方,表示费用总额增加;

收入科目:当收入增加时,记入贷方,表示收入总额增加。

举例:

收到客户现金 1,000 元:借:现金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借增贷减)

支付供应商货款 500 元:借:应付账款 500 贷:现金 500(借减贷增)

理解和运用“借增贷减,借减贷增”原则对于正确记录会计分录至关重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巧记会计科目借增贷减

巧记会计科目借增贷减

在学习会计时,借方和贷方是重要的概念,掌握它们能帮助我们理解会计分录和财务报表。记住哪一侧增加,哪一侧减少并不难,只需掌握以下口诀:

借方:资产负债损益增

贷方:资产负债损益减

具体规则:

资产科目:借方增加,贷方减少。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

负债科目:借方减少,贷方增加。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长期负债。

权益科目:借方减少,贷方增加。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损益科目:借方增加(费用或损失),贷方减少(收入或利润)。

示例:

收取现金:借:现金(增加资产),贷:应收账款(减少资产)

支付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减少负债),贷:现金(增加资产)

计提费用:借:费用(增加损益),贷:应付费用(增加负债)

实现收入:借:应收账款(减少资产),贷:收入(增加损益)

通过理解借方和贷方的规则,我们可以轻松记住会计科目的借增贷减规律。这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进行会计处理,分析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上一篇:大数据黑户对征信有影响吗(大数据黑户和征信黑户哪个严重啊)


下一篇:银行超过几天算逾期(过还款日几天算逾期影响征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