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贷款APP的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贷款APP宣称可以快速放款、门槛低、审核快,吸引了不少急需用钱的借款人。其中不乏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
1. 高额利息和费用
违法贷款APP往往收取远高于国家规定上限的利息和费用,例如月利率超过36%的砍头息、逾期利滚利、高额手续费等,导致借款人陷入高额债务泥潭。
2. 非法催收
部分APP通过暴力催收、电话轰炸、人肉搜索等手段对借款人进行逼迫,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和人身权益。
3. 窃取个人信息
违法APP以审核为由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通讯录等敏感信息,并可能将这些信息非法使用或出售,造成信息泄露风险。
4. 无资质经营
部分APP未经银监会或其他监管机构批准,私自开展贷款业务,属于非法经营,其安全性和合法性无法保障。
如何识别违法贷款APP
1. 利息和费用过高
国家规定,民事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2. 催收方式违法
合法催收应遵循《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不得使用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
3. 信息要求过多
合法APP只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不会索取通讯录、社交账号等敏感信息。
4. 无资质证明
正规贷款机构应具备银监会或其他监管机构颁发的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
如果发现涉嫌违法的贷款APP,建议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