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法官:
本案原审判决认定被告借款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请求予以撤销。
一、事实认定错误
原审法院认定被告借款300万元,仅凭原告单方陈述和转账记录,而忽略了被告举证证明其为投资款项的事实。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借贷关系成立的关键要件是借款人的借款意思表示和出借人的出借行为。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存在借款意思表示,仅凭转账记录不足以认定被告借款。
二、适用法律不当
原审法院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七条,但该条规定仅适用于未明确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案件。本案中,借贷双方已明确约定年利率为8%,不属于适用范围。因此,原审法院错误适用法律,导致判决结果不当。
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
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判决被告无须向原告偿还借款及其利息。
此致
二审原告代理人:
签名:
日期:
民间借贷二审法院开庭程序
二审法院开庭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开庭准备:法院将向当事人发出开庭传票,通知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当事人应当做好准备,包括收集证据、梳理案情等。
2. 开庭:在指定的时间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到达法庭。法官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法庭纪律等。
3. 宣读上诉状:上诉人宣读上诉状,阐述诉讼请求、理由以及证据。
4. 被上诉人答辩:被上诉人对上诉状进行答辩,说明自己的立场、理由以及证据。
5. 质证与辩论: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对争议焦点进行辩论。法官可以根据需要询问当事人或证人,查明案情。
6. 法庭调查:法官主持法庭调查,必要时可以传唤证人、勘验物证等。
7. 法庭辩论:当事人对已查明的案情进行性辩论,阐述各自诉讼主张和观点。
8. 休庭:法庭辩论结束后,法官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9. 宣判:法官根据庭审情况和证据,做出判决并宣读。判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需要注意的是,庭审程序可能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有所调整。当事人应当及时查收法院传票并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庭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纠纷二审审理流程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二审审理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递交上诉状和上诉费:原告或被告对一审判决不服,应在判决书送达后 15 日内向原审法院递交上诉状并缴纳上诉费。
2. 审查上诉状: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对其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上诉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是否在期限内提起上诉等。
3. 移送二审法院:原审法院审查通过后,将上诉状和相关材料移送至二审法院。
4. 立案和审理准备:二审法院立案后,指定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将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并结合一审卷宗,进行审前准备,包括收集证据、查明事实等。
5. 开庭审理: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均应到场。合议庭核实当事人身份,宣读起诉书和答辩状,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6. 评议和宣判:庭审结束后,合议庭进行评议,形成合议意见。合议意见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审判长制作判决书并公开宣判。
二审审理过程中,二审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以下程序:
退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
发回原审法院补充调查
直接改判
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民间借贷案件二审是否当庭宣判,取决于具体情况。
通常情况下,二审法院不会当庭宣判,而是会择日宣判。
这是因为二审法院需要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量刑判罚等方面。审查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不会在开庭当天完成。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二审法院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已经十分清晰,且双方当事人均同意当庭宣判,二审法院可能会当庭宣判。
需要注意的是,当庭宣判并非 обязательно,二审法院有权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决定是否当庭宣判。
因此,民间借贷二审是否当庭宣判,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和二审法院的决定而定。当事人可以咨询法院有关人员,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预期的宣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