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递减计算公式
房贷递减法是一种常见的贷款还款方式,其特点是每期偿还的本金逐渐递增,利息逐渐递减。由此,借款人的还款负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其计算公式如下:
第N期还款本金 = 贷款本金 × 月利率 × (1 + 月利率)^N / ((1 + 月利率)^N - 1)
第N期还款利息 = 贷款余额 × 月利率
第N期还款额 = 第N期还款本金 + 第N期还款利息
其中:
贷款本金:贷款初始时借入的金额
月利率:贷款年利率除以 12
N:还款期数(月数)
贷款余额:当前未偿还的贷款本金
举例说明:
假设一位借款人贷款 100 万元,期限为 30 年,年利率为 5%。则其每月还款额计算如下:
```
第1期还款本金 = × 5% ÷ 12 × (1 + 5% ÷ 12)^1 / ((1 + 5% ÷ 12)^1 - 1) = 5217.39 元
第1期还款利息 = × 5% ÷ 12 = 4166.67 元
第1期还款额 = 5217.39 元 + 4166.67 元 = 9384.06 元
```
随着还款期的增加,还款本金将逐渐增加,还款利息将逐渐减少。这样,借款人每月还款的负担会逐渐减轻。
房贷递减: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
房贷递减是指房贷每月还款金额逐渐减少。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方式下,每月偿还的本金金额固定,利息金额逐月递减。这样,前期还款的利息负担较高,但本金减少得更快,总体利息支出较少。
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方式下,每月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固定。前期本金较少,利息较高,但随着本金累积,利息逐渐降低。总体利息支出较多,但前期压力较小。
选择建议
选择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取决于个人的财务状况和偏好。
适合等额本金的情况:
收入稳定且较高者
希望减少总体利息支出者
可承受较大的前期还款压力者
适合等额本息的情况:
收入较低或不稳定者
希望前期还款压力较小者
可接受较高的总体利息支出者
需要注意的是,等额本金方式虽然总体利息支出较少,但前期还款压力较大,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借款人。因此,在申请房贷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承受能力,慎重选择还款方式。
房贷递减计算公式
房贷递减计算涉及两个核心公式:
1. 等额本息还款法
此方法下,每月还款额固定,其中包括本金和利息。本金部分逐月递增,利息部分逐月递减。
```
月供 = [贷款总额 (贷款利率 / 12) (1 + 贷款利率 / 12)^贷款期限] / [(1 + 贷款利率 / 12)^贷款期限 - 1]
```
其中:
月供:每月还款额
贷款总额:借款金额
贷款利率:年利率(除以 12 得到月利率)
贷款期限:还款总月数
2. 等额本金还款法
此方法下,每月还款本金固定,利息部分逐渐递减。
```
月供 = [贷款总额 / 贷款期限] + [贷款余额 (贷款利率 / 12)]
```
其中:
月供:每月还款额
贷款总额:借款金额
贷款期限:还款总月数
贷款余额:每月还款后剩余的贷款金额
贷款利率:年利率(除以 12 得到月利率)
示例:
假设借款人申请 50 万元贷款,贷款期限 20 年,贷款利率 5%。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约为 3,401 元。
等额本金还款法:第一个月还款额约为 4,167 元,最后一个月还款额约为 2,6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