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联系家人核实
当贷款逾期时,债权方可能会采取联系借款人家人核实的措施。这是为了核实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和财务状况,以帮助债权方了解其还款能力。
债权方在联系家人之前,应先通过合理的方式联系借款人,例如电话、短信或邮件。如果无法联系到借款人,债权方才可能联系其家人。
债权方联系家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以礼貌和尊重的方式沟通,避免使用威胁或恐吓的语言。
告知借款人已逾期,并说明需要联系家人进行核实。
说明核实需要提供的资料,例如借款人的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
告知家人核实的目的是帮助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提供适当的还款安排。
获取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债权方在需要时可以进一步沟通。
借款人与家人的关系具有私密性,债权方在联系家人时应注意保护借款人的隐私。债权方只能在必要的情况下联系家人,并且只能获取与核实还款能力相关的必要信息。
借款人应理解债权方联系家人核实是出于合理且合法的目的。积极配合核实有助于债权方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并制定适当的还款安排。
逾期不还,联系家人来核实还款能力已成贷款平台惯用伎俩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从正规金融机构或第三方借贷平台贷款后逾期未还,平台催收人员扬言要联系家人核实其还款能力,并要求提供家人联系方式,否则将采取进一步措施。这一行为引发借款人担忧,质疑平台是否有权联系家人,此举是否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投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贷款平台联系借款人家人核实还款能力的做法并不符合相关规定。根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商业银行不得采取暴力、骚扰、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催收贷款。
第三方借贷平台也应遵守相关规定。央行发布的《网络借贷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网络借贷机构不得向无关第三方提供借款人信息,不得对借款人实施骚扰。
专家指出,贷款平台联系借款人家人核实还款能力的做法,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个人隐私,也给家人的生活带来困扰。平台还可能利用借款人急于还款的心理,诱导其提供家人联系方式,以便日后进一步催收。
借款人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贷款平台提供家人联系方式。如果贷款逾期,应积极与平台沟通,协商还款方案,避免因逾期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当催收人员声称要联系家人核实情况时,这往往会引发担忧和焦虑。虽然联系参考人以验证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合理的,但重要的是了解催收人员的合法权限和道德界限。
催收人员不能在未经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与家人或朋友联系。违反这一规则可能会导致骚扰指控。催收人员可以联系参考人,以验证借款人的联系信息或就业状况。
催收人员不能透露借款人的个人财务信息。这包括债务金额、付款历史或欠款详情。他们只能向参考人询问有关借款人的联系信息,例如地址或电话号码。
值得注意的是,与家人或朋友联系应是催收过程中的最后手段。催收人员应尽力直接与借款人沟通。如果无法直接联系到借款人,催收人员应首先尝试通过邮件或短信联系。
如果您接到催收人员联系您核实家人情况的电话,请保持冷静并礼貌。询问催收人员他们的姓名、公司名称和联系信息。要求他们出示他们有权联系您的证明。您可以要求他们不要联系您的家人,如果您不希望他们这样做。
如果催收人员的行为令人骚扰或威胁,您应该向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或您所在州的司法部长办公室投诉。保护您的隐私和免受非法催收行为侵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