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不得爆通讯录
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但乱象丛生。其中,暴力催收成为社会痛点。为保障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国家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网贷平台不得爆通讯录。
爆通讯录的危害
爆通讯录严重侵犯借款人隐私,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当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平台催收人员会通过拨打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电话或发送短信,施压借款人还款。这种行为不仅让借款人颜面尽失,还可能对联系人造成骚扰和影响。
政策禁止爆通讯录
2020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网贷平台不得使用暴力催收手段,不得爆通讯录。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需借款人维权
若遭遇爆通讯录行为,借款人可向相关部门举报。可拨打12321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借款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如借条、催收短信、通话录音等,以维护自身权益。
监管防范风险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网络借贷行业规范。制定明确的处罚标准,严厉打击违规平台。同时,引导网贷平台建立合理的催收机制,避免暴力催收和爆通讯录现象,维护个人隐私和社会和谐稳定。
网贷爆通讯录已成过去
随着网贷行业不断规范,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的行为已成为历史。2021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网贷平台通过通讯录开展催收。
爆通讯录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更给其家庭、朋友和同事带来困扰,严重影响了个人信誉和生活。新规的出台,有效保护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网贷平台要转型为合规经营,必须摒弃爆通讯录等野蛮催收手段。目前,各大网贷平台均已陆续关闭爆通讯录功能,转而采用合法合规的催收方式,如电话、短信、邮件等。
借款人遇到网贷催收,应主动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避免逾期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遇非法催收行为,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相关部门举报。
网贷爆通讯录被禁止,是网贷行业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借款人应理性借贷,避免沉迷网贷;网贷平台应坚守合规底线,为借款人提供规范、安全的借贷服务。
网贷平台收集通讯录行为收紧
为了保护借款人隐私,防止骚扰,2023年,网贷新规明确规定:网贷平台不得过度收集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
新规要求,网贷平台不得强制借款人提供通讯录,不得向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发送营销或催收信息。如果借款人不愿意提供通讯录,网贷平台不得因此拒绝放贷或提高借款成本。
新规对网贷平台过度收集通讯录行为进行了限制,切实保障借款人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在网贷平台借款时,借款人可以放心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但对于通讯录等敏感信息,有权自主选择是否提供。
与此同时,新规也要求借款人诚信守约,按时还款。对于恶意逾期不还的借款人,网贷平台可以依法通过司法途径追偿。
网贷新规的出台,对于规范网贷行业发展,保护借款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借款人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应选择正规持牌机构,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