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民间借贷利息上限进行了明确规定。
《规定》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该上限的,超过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并非等同于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而是指在司法实践中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贷款基准利率。
在此基础上,《规定》还对特定情形的民间借贷利息上限进行了特殊规定。例如:
个人之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
企业之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15.4%;
自然人向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8%;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情形的借款,出借人与借款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出借人与借款人协商约定利率低于上述上限的,则按照约定利率执行。
2019年民间借贷利息最高是多少?
2019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最高限额。
根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最高限额为: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例如,2019年8月20日一年期LPR为4.25%,那么民间借贷利率最高可以达到17%。
如何计算民间借贷利息?
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如下:
利息 = 本金 利率 期限
例如,借款10万元,利率为15%,期限为1年,则利息为:
100,000 0.15 1 = 15,000元
超出最高限额的后果
如果民间借贷利息超过最高限额,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会将超出最高限额的部分利息剔除。
2019年民间借贷利息最高是多少?
根据2019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上限规定如下:
年利率 24%:没有约定利息、利息不明确或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 24%(含),出借人主张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约定年利率在年利率 24% 至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之间(含四倍),出借人主张利息的,法院予以支持。
四倍以上不予支持:约定年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出借人主张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计算公式:
借款利息 = 借款金额 × 年利率 × 借款期限(单位:日)/ 360
举例:
借款金额:10,000 元
年利率:20%
借款期限:100 天
借款利息 = 10,000 元 × 20% × 100 天 / 360 = 555.56 元
2020民间借贷最高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20年民间借贷的最高利息为:
合同约定利率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规定》第26条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利率未超过一年期LPR的四倍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超过该利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也就是说,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超过了一年期LPR的四倍,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出借人不能主张该部分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
一年期LPR是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民间借贷利率受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可能高于或低于一年期LPR的四倍。
因此,借贷双方在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约定利率,避免约定过高利率导致利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