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每日5‰的利息违法
借贷关系中,利息的收取应遵循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双方约定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的部分无效。若双方约定每日5‰的利息,则年利率高达1825%,明显超过法定上限,属于高利贷行为。
高利贷危害极大,会助长放贷人违法牟利,侵犯借款人合法权益。因此,法律明令禁止高利贷行为,并对违法者给予严厉处罚。
对于每日5‰的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利息无效,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无需偿还超过部分的利息,已支付的可以要求发放人返还。
对于高利贷行为,《刑法》也有相关规定,当借贷利率达到年利率36%以上时,涉嫌高利转贷罪,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借贷双方在约定利息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超出年利率24%的界限。借款人要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发放人也不能利用借款人的急需而谋取暴利,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欠条未写明利息,起诉可否要利息
欠条作为一种债权凭证,一般会载明债务金额、还款期限等信息。对于利息的约定,欠条上可能存在遗漏或不明确的情况。那么,欠条未写明利息,起诉后是否可以要求利息呢?
我国法律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利息。因此,欠条中未约定利息,并不代表借款人可以免除利息支付义务。
在欠条未写明利息的情况下,起诉时可以要求法院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同类借款的市场利率计算利息。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一定比例计算利息,具体比例由法院根据案情酌情确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利息的前提是借款人存在逾期还款行为。如果借款人按时还款,即使欠条未约定利息,借款人也不需要支付利息。
欠条未写明利息,起诉后可以要求利息。法院会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市场利率计算利息,但前提是借款人存在逾期还款行为。因此,在借款时,建议明确约定利息条款,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欠条没有写利息我能要回利息吗?
当欠条上未明确约定利息时,欠款人是否有义务偿还利息,这是一个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一般情况下,欠条上未约定利息的,欠款人无需支付利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例外情况。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利息。即使欠条上没有明确约定利息,但如果双方有明确的口头或书面约定,或者从交易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可以推定双方有约定利息的,则欠款人仍需支付利息。
如果欠款人逾期还款,则可能需要支付迟延利息。根据《合同法》第223条规定,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可以按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则可以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因此,如果欠条上未约定利息,但双方有明确的约定或者可以推定有约定,或者欠款人逾期还款,则欠款人仍需支付利息。如果对利息有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