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会被网络仲裁吗?
网贷,即网络借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借贷方式。由于其便捷、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许多借款人。随着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逾期未还、高利贷等。
为了解决网贷纠纷,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允许将网贷纠纷提交网络仲裁。2020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审理网络借贷纠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网贷纠纷可由网络仲裁机构仲裁。
根据《意见》,符合以下条件的网贷纠纷可以提交网络仲裁:
争议金额在50万元以下;
双方约定仲裁方式为网络仲裁;
争议标的为网络借贷合同约定的资金给付或其他财产性权益纠纷。
提交网络仲裁后,仲裁机构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仲裁规则作出裁决。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网贷纠纷都可以提交网络仲裁。例如,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网贷纠纷,以及借款人以逃避债务为目的恶意逾期的网贷纠纷,不能提交网络仲裁。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网贷纠纷可以通过网络仲裁解决。网络仲裁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可以帮助借贷双方快速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网贷用户出现逾期行为,且无法与平台协商达成一致时,平台可能会将用户送至网络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如果用户收到仲裁通知,应及时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冷静分析仲裁通知:仔细查看仲裁通知的内容,了解仲裁请求金额、仲裁理由等关键信息。
2. 准备仲裁材料:收集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或有能力还款的证据,例如收入证明、还款记录、与平台协商记录等。
3. 聘请专业人士:考虑聘请律师或其他法律专业人士协助处理仲裁事宜,以保障自身权益。
4. 积极参加仲裁程序:按时出席仲裁庭审,积极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5. 理性对待仲裁结果:仲裁庭的裁决通常是终局的,用户应理性对待结果。若对结果有异议,可考虑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各仲裁机构的规则可能有所不同。用户应根据具体情况,详细了解仲裁程序的规定和要求,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