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股的会计处理
库存股是指公司回购的自己发行的股票,不注销也不再发行,而是由公司自行持有。库存股不会参加公司利润分配,也不会享有投票权。
在会计处理方面,库存股的购回会引起以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股
贷:现金
这笔分录表示公司动用现金购回自己的股票,导致现金减少,而库存股余额增加。
库存股的后续处理根据其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溢价库存股:如果回购价格高于股票的账面价值,差额记入股本溢价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
折价库存股:如果回购价格低于股票的账面价值,差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库存股不能作为资产抵冲负债,也不会计入损益。库存股的账面价值在公司购回时确定,不会随市场价值的变动而调整。
当公司出售库存股时,其会计处理与普通股的出售相同,进行以下分录:
借:现金
贷:库存股
贷:资本公积(或股本溢价)
库存股的出售会导致现金增加,库存股余额减少,并根据库存股的性质冲减资本公积或股本溢价。
库存股指企业回购并注销的本企业已发行股票。库存股的处理对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借方增加
减少实收资本金:注销库存股后,公司的实收资本金相应减少。在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金为负债类账户,减少时借方增加。
贷方增加
减少库存股:库存股属于资产类账户,注销后库存股账户相应减少。在资产负债表中,当资产减少时,贷方增加。
增加 retained earnings(盈余公积):库存股注销后,公司将注销金额计入 retained earnings 账户中,反映公司保留收益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中,retained earnings 为权益类账户,增加时贷方增加。
其他影响
库存股注销还可能对其他账户产生影响,例如:
减少股本:库存股注销后,公司的股本相应减少。股本为权益类账户,减少时贷方增加。
增加每股收益:库存股注销后,每股收益可能会增加,因为每股收益是净利润除以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而注销库存股减少了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
库存股注销后,资产负债表受到的影响主要是:借方增加反映实收资本金的减少,贷方增加反映库存股的减少和 retained earnings 的增加。
库存股的会计科目分类
库存股是企业因故买回或购回的本企业股份,暂时持有并未注销的股份。在财务报表中,库存股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库存股的借贷方向
库存股的借贷方向取决于业务发生的性质:
买回自身股份:库存股的买回价额借记库存股科目,贷记现金或其他资产科目。
购回自身股份:库存股的购回价额借记库存股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有溢价)或其他收益科目。
注销库存股:注销库存股时,库存股的账面金额贷记库存股科目,借记实收资本科目或资本公积科目。
注意:
库存股的计量按其买回价或购回价确定。
库存股不享受股利分配权,也不享有表决权。
库存股的买卖均需经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通过。
库存股是指公司已发行但未向公众发行的股票,由公司自行持有。库存股在会计上可能表示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具体情况。
当公司购回自己的股票时,库存股会增加。这种购回通常是为了提高每股收益(EPS)、减少在外流通的股票数量或出于其他战略目的。购回股票会减少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但会增加库存股的价值,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另一方面,当公司发行库存股时,库存股会减少。这通常是为了筹集资金或向员工发放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发行库存股会增加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但会减少库存股的价值,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库存股本身不是资产或负债,而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别中反映。库存股的增加或减少会对每股收益、股东权益和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库存股在贷方表示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股票购回还是发行的具体情况。购回股票会导致库存股增加,而发行库存股则会导致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