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价发行债券利息会计分录
当公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时,称为折价发行。这种发行方式会导致债券在其到期之前产生利息收益。折价发行债券的利息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债券时
借:债券折价(资产)
贷:现金
确认利息收益时(按照直线法)
借:利息收益(收入)
贷:债券折价
直线法解释:
直线法是一种用于确认折价发行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方法。它将债券折价金额均匀分配到债券的存续期内。因此,每个会计期间确认的利息收益等于债券折价金额除以债券的存续年限。
例子:
假设一家公司以 95,000 美元的价格发行 100,000 美元的债券,期限为 5 年。债券的利息率为 6%,每年支付利息。
会计分录:
收到债券时
借:债券折价 5,000 美元(100,000 美元 - 95,000 美元)
贷:现金 95,000 美元
确认利息收益时(假设已过去一年)
借:利息收益 1,000 美元(5,000 美元 ÷ 5 年)
贷:债券折价 1,000 美元
通过使用直线法,公司将在债券存续期的每个会计期间确认 1,000 美元的利息收益。
当企业以低于票面价值发行债券时发生债券折价发行。利息费用确认将基于票面价值,而非发行价格。
会计分录
在债券发行日
借:银行存款
贷:债券应付(票面价值)
贷:债券折价
在利息支付日(假设按半年支付)
借:利息费用(基于票面价值)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分析
1. 在债券发行日,银行存款增加发行金额,债券应付反映票面价值,债券折价记录发行价与票面价之间的差额。
2. 在利息支付日,利息费用基于票面价值确认,应付利息增加。
3. 应付利息最终以银行存款支付,从而冲销应付利息。
影响
债券折价发行导致:
债券发行时的现金流入减少,因为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值。
利息费用高于实际支付的利息,因为费用基于票面价值。
债券应付余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达到票面价值。
折价发行债券利息会计分录
当债券以低于其面值发行时,称为折价发行。这种情况下的利息支付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初始分录(发行时):
借:债券折价(资产)
贷:债券应付(负债)
利息支付分录:
每期支付利息时:
借:利息费用(费用)
贷:债券应付(负债)
折价摊销分录(每期支付利息后):
借:债券折价(资产)
贷:债券利息收益(其他收入)
计算利息支付:
计算债券的面值利率。
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
使用面值利率计算利息支付额。
使用实际利率将利息支付额分配到利息费用和折价摊销。
折价摊销:
折价摊销是将折价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分配到债券的生命周期。摊销金额基于债券的剩余期限和实际利率。
示例:
发行一张面值为 100,000 元、期限为 5 年、年利率为 6% 的债券。该债券以 95,000 元发行,折价为 5,000 元。
每期利息支付额:100,000 元 x 6% = 6,000 元
第一年利息支付分录:
借:利息费用 5,700 元(95,000 元 x 6%)
贷:债券应付 5,700 元
第一年折价摊销分录:
借:债券折价 300 元(5,000 元的 1/60)
贷:债券利息收益 3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