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支出在会计中通常记在损益表的“费用”部分,而在资产负债表中,费用支出会反映为减少净资产。因此,费用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影响如下:
借方:无
贷方:增加
这是因为费用支出导致净资产减少,而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反映为贷方余额。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发生 500 美元的费用支出,那么该支出将在损益表中记录为费用,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为减少股东权益或保留收益 500 美元。
在资产负债表中,费用支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加:
减少资产(例如,通过出售资产或资产减值)
增加负债(例如,通过借款或发行应付票据)
减少所有者权益(例如,通过支付股息或确认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费用支出本身不会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是通过影响净资产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
费用增加在借方管理。
在复式记账法中,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而借方代表账户的增加。费用增加意味着公司的成本或损失增加,会减少公司的净利润,故而记在借方。
具体而言,费用增加时,借记费用账户,贷记现金、应付账款等账户。例如,公司发生材料费用 100 元,则借记材料费账户 100 元,贷记现金账户 100 元。
通过这种记账方式,费用增加会反映在公司的损益表上,作为成本或损失的增加项,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计算。费用增加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从而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相反,费用减少时,则记贷费用账户,借记现金、应付账款等账户。这样可以抵消费用增加时的影响,保持账簿平衡。
费用支出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在复式记账法中,费用支出一般记在借方。
这是因为费用支出会导致公司的资产减少。资产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借方是复式记账中记录增加的方面。因此,当公司发生费用支出时,需要将其记在借方,以反映资产的减少。
例如,一家公司支付 100 元购买办公用品。在这种情况下,办公用品是一个资产,需要记在资产账户的借方。同时,费用支出(办公用品费用)也需要记在费用账户的借方,以反映资产的减少。
记账分录为:
借:办公用品费用 100
贷:现金 100
相反,收入记在贷方,因为收入会导致公司的资产增加。借贷守恒原理要求借方和贷方金额保持相等,因此费用支出的借方增加必须由收入等其他账户的贷方增加来平衡。
费用增加
在会计中,费用增加通常被记录在借方。
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其借方余额表示费用增加。当发生费用时,需要将其金额记入费用账户的借方,以反映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
原因如下:
费用代表经济利益的流出。
借方代表资产的增加或费用和亏损的增加。
增加费用会导致损益账户余额减少。
因此,当费用增加时,必须将其记入相关费用账户的借方,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相反,收入增加会记入贷方,因为收入代表经济利益的流入,而贷方则表示资产或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