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资本化利息金额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 相关性原则:只有在资产的获取或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才能资本化。直接与资产相关、为其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利息费用,才可将其计入资产成本。
2. 资格性原则:并非所有借款费用都可资本化。只有在建设期间发生的利息费用才符合资格,资产竣工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利息费用则不予资本化。
3. 合理性原则: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不得超过可合理预期的项目建设成本。仅当利息费用与资产的获取或建造合理相关时,才能将其资本化。
4. 避免重复计算原则:已在资产价值中考虑过的利息费用不得再次资本化。例如,已计入土地成本的利息费用,不得再计入建筑物成本。
5. 一致性原则:企业应始终采用一致的政策和程序,确定和资本化借款费用利息金额。这样确保借款费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资产上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
6. 披露原则: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资本化借款费用利息金额,以及所采用的资本化政策。这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资产成本的构成和企业借款相关费用。
确定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期间
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期间为:
建造期或开发期
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期间自借款筹集时起至建造或开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时止。
建造期或开发期内发生重大更新、改造或扩建
如果在建造期或开发期内发生了重大更新、改造或扩建,借款利息资本化期间可延长至重大更新、改造或扩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时止。
生产准备期的延期
如果建造或开发工程的完工投入使用日期晚于原计划,借款利息资本化期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三个月。
流动资产的持有期间
对于用于生产流动资产的借款,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期间为自该流动资产入库时起至发出或销售时止。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情形下不得将借款利息资本化:
用借款偿还其他借款利息。
用借款进行日常经营活动。
用于购买金融资产。
当需要确定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时,以下原则至关重要:
直接相关性原则:利息仅在资产直接从借款中受益期间才能资本化。这通常发生在资产建设或获得期间。
长期性原则:利息应资本化,直至资产投入使用。对于生产性资产,这意味着直到开始商业运营时。对于非生产性资产,这意味着直到完成并准备投入使用时。
合理原则:资本化的利率应基于借款者的实际借款成本。如果借款用于多个资产或用途,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配。
谨慎原则: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资产将产生经济效益时,应避免过度资本化。
计算资本化金额的步骤:
1. 确定借款与资产建设或获取直接相关的期间。
2. 计算该期间内应计的利息。
3. 根据合理利率分配利息成本,对应于借款的实际成本。
4. 将分配的利息成本添加到资产成本中。
示例:
一家公司借入 100 万元贷款,用于建造办公大楼。建设期为 18 个月。借款利率为 6%。
18 个月中应计利息:100 万元 6% 1.5 年 = 90,000 元
将按照实际借款成本分配利息:90,000 元 6% / 6% = 90,000 元
资本化利息金额:90,000 元
遵守这些原则对于准确确定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至关重要。这确保了资产的成本准确反映其获取和建设的实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