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计算方法
1. 会计核算法
根据《小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指月末小微企业持有已开立贷款账户的贷款余额,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
2. 统计口径法
采用统计口径计算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需符合以下标准:
定义标准:借款主体为企业,企业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且从业人数在20-100人之间。
统计范围:包括小微企业从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取得的所有贷款,不包括政府扶持贷款。
统计时间:月末
3. 计算公式
按照上述会计核算法和统计口径法,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 月末长期贷款余额 + 月末短期贷款余额
示例
假设某小微企业在月末的长期贷款余额为100万元,短期贷款余额为50万元,则其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 100万元 + 50万元 = 150万元
```
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末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28.2%。而同期全部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为117.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不难看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明显提升。2019年末,这一比例为28.4%,而到2020年末,这一比例已升至29.9%。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的提高,反映了国家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提供信用担保等。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为其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从而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计算方法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根据贷款余额分类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为两种类型:
正常类贷款:按合同约定正常还本付息的贷款,不包括逾期贷款。
不良类贷款: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包括呆账、呆滞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2. 统计贷出本金总额
对于正常类贷款,统计贷款余额为贷出本金的余额。对于不良类贷款,统计贷款余额为本金净额的余额。
3. 计算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将上述两种贷款余额相加,即可得到指定截止日期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计算公式: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 正常类贷款余额 + 不良类贷款余额
示例:
假设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一家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如下:
正常类贷款余额:1000万元
呆账贷款余额:200万元
则该银行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 1000万元 + 200万元 = 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