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降低存量房贷
为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工商银行近日宣布,将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面降低客户贷款成本。
本次利率调整涉及已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包括首套住房、二套住房、多套住房等贷款品种。自2023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客户可以主动向工行各营业网点申请调整利率。
工商银行本次调整,主要针对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前发放的存量房贷,执行浮动利率贷款。调整后,符合条件的客户月供额将有所减少,减轻还贷负担。
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工行将根据客户贷款与LPR之间的定价利率差异,主动为客户调整贷款利率。调整后的利率水平将与同期LPR加上客户原有贷款利率的基础点保持不变。
例如:一位客户于2020年10月发放了一笔70万元、期限30年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利率为4.90%,LPR为4.85%。根据新的调整政策,该客户的贷款利率将调整为4.90%(LPR-4.85%+4.90%),月供额下降约100元。
工商银行此次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有效减轻广大房贷客户的还贷负担,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此,有专家表示,工行的此举将为其他银行做出表率,带动更多银行跟进调整,惠及更多购房者。
工行房贷降息2020最新消息
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随着央行降息,各家银行纷纷跟进,降低了房贷利率。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将下调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为4.65%,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为5.05%。这也是该行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二次下调房贷利率。
根据工行最新的房贷利率表,首套房贷款利率较之前下调了0.20%,二套房贷款利率下调了0.15%。这意味着,对于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的房贷来说,每月可节省利息支出约100元。
工行的此次降息,对房地产市场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刺激住房消费。预计其他银行也将陆续跟进,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以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工商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发热议
近日,工商银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发业内关注和市场热烈反响。此举旨在减轻购房者还贷压力,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了解,工商银行此次调整涉及符合以下条件的存量浮动利率房贷客户:首套房贷款利率不高于5.4%,二套房贷款利率不高于5.6%。符合条件的客户可通过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提出申请,利率调整后将从申请当月起生效。
业内专家表示,工商银行此举有利于缓解居民购房成本压力,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随着其他银行跟进,有望进一步释放存量房贷降息空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购房者对该政策予以积极响应。市民李女士表示,她的首套房贷利率为5.25%,此次调整后利率下降至4.9%,每月可节省近200元利息,减轻了她的还贷负担。
业内人士指出,工商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既是顺应市场形势的主动作为,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未来预计更多银行将跟进此举,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