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拟法庭中,某公司员工张三起诉李四未偿还借款一案拉开序幕。
原告张三陈述,2021年6月,李四以购买房屋为由向其借款50万元,并承诺于同年12月底前还清。截止起诉前,李四仍未归还借款。张三已多次催讨,李四均以各种理由推脱。
被告李四辩称,所借款项并非用于购买房屋,而是用于偿还其个人债务。李四还表示,由于近期公司裁员,其收入锐减,无力偿还借款。
原告律师出示借条等证据,证明李四借款用于购买房屋的陈述。被告律师则质疑借条的真实性,并提出李四曾与原告发生过矛盾。
法庭经过质证和辩论,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充分,李四的辩解不足以推翻借款事实。最终,法庭判决被告李四向原告偿还借款50万元及利息。
此案警示我们,借款需谨慎,借条应明确借款用途,并妥善保存证据。同时,借款人也应诚信守约,按期偿还借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模拟法庭剧本:民事诉讼完整版
控方
原告:李华
原告律师:孙律师
辩方
被告:王强
被告律师:刘律师
审判庭
主审法官:张法官
案情简述
李华为被告王强的一场车祸事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被告王强否认责任,并提出李华自行承担部分过错。
庭审过程
开庭
张法官宣布开庭,双方律师陈述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
原告开庭陈述
孙律师:尊敬的法庭,我们认为被告王强应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李华因车祸受伤,损失惨重,理应得到赔偿。
被告开庭陈述
刘律师:尊敬的法庭,我们承认原告受伤,但对事故责任提出异议。证据显示,原告李华有自行承担部分过错的行为。
证据展示
双方律师展示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和交通监控录像。
证人出庭
双方分别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包括事故目击者和医疗专家。
法庭辩论
双方律师就证据和法律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
原告辩论
孙律师:被告的过错是明确的,其超速驾驶和未注意前方情况导致了事故。
被告辩论
刘律师:原告在过马路时没有注意车辆,也存在过错。因此,应根据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法庭宣判
经过慎重考虑,张法官宣判:
被告王强承担事故70%的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10万元;
原告李华承担事故30%的责任,自行承担损失3万元。
庭审结束。
场景:模拟法庭
审判长:各位来宾,现在开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原告:张某
被告:李某
原告代理人:陈律师
被告代理人:李律师
原告诉讼请求:
1. 判令被告李某偿还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
2. 判令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事实:
2020年1月1日,原告张某借给被告李某10万元用于周转,约定借款期限一个月,利率为年利率12%。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时偿还,原告多次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
证据:
1. 借条;
2. 微信转账记录;
3. 短信催款记录。
原告代理人陈律师陈述:
被告借款到期后未按时偿还,构成违约。原告多次催讨无果,被告主观恶意明显。根据借条约定,被告应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
被告代理人李律师辩称:
借款到期后,双方曾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但尚未达成明确协议。且原告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主观恶意。
法庭辩论:
双方代理人就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问题进行激烈辩论。
审判长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存在民间借贷关系,被告借款到期后未按时偿还,构成违约。被告抗辩理由不成立。
判决:
1. 判令被告李某偿还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
2. 判令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模拟法庭案例剧本:大学生
案情
被告小王,大学生,被指控涉嫌故意伤害罪。
起诉状
2023年3月1日,小王在大学宿舍内与同宿舍同学小张发生口角。在争吵过程中,小王情绪失控,用水果刀刺伤小张,致其轻伤。
辩护状
小王对故意伤害罪的指控不予承认。辩护律师提出以下辩护理由:
正当防卫:小张在争吵中先推搡小王,小王为保护自己才拿起水果刀。
过失伤害:小王并非故意伤害小张,而是由于情绪激动和手部颤抖,导致刀具伤及小张。
处罚过重:小王初犯,认罪态度良好,且小张伤势较轻,建议酌情减轻处罚。
庭审过程
庭审过程中,控方和辩方分别出示证据和证人,陈述观点。
控方证人证实了小王用刀刺伤小张的事实。
辩方证人证实了小张在争吵中先动手。
小王本人表示,事发时情绪失控,并非故意伤害小张。
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小王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时,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法院判处小王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教育意义
本案例旨在向大学生传达以下思想:
暴力不是解决冲突的合理手段。
遇事应冷静处理,避免情绪冲动导致法律后果。
法律保障正当防卫,但正当防卫必须符合法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