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本下来后,银行通知办理抵押手续,意味着贷款审批通过,房产已完成抵押登记。此时,需前往银行办理抵押公证、登记并领取抵押权证。
抵押手续流程如下:
1. 抵押公证:携带房产证、借款合同、身份证等材料,前往公证处办理抵押合同公证。
2. 抵押登记:携带公证后的抵押合同、房产证、借款合同等材料,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手续。通常需支付一定费用。
3. 领取抵押权证:缴费后,可领取抵押权证书,该证书是银行对房产拥有抵押权的证明。
办理抵押手续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房产证已完成所有权登记,并已缴纳相关税费。
仔细审查抵押合同内容,确保无误。
准备好相关材料,并提前预约办理时间。
及时办理抵押手续,以免影响贷款发放。
通过办理抵押手续,银行将成为房产的抵押权人。若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银行有权处置抵押房产以清偿贷款。因此,借款人应按期还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贷款购置的房产房本下来后,银行会要求办理抵押手续。抵押手续是指将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提供的一种担保措施。
办理抵押手续的目的是在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时,银行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抵押物以收回贷款本息。抵押手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签订抵押合同:借款人和银行签订抵押合同,明确抵押物、抵押金额、抵押期限等内容。
2. 办理抵押登记:借款人凭抵押合同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将抵押物信息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上。
3. 领取抵押权证:抵押登记完成后,借款人会领取抵押权证作为抵押手续完成的凭证。
抵押手续办理完成后,房产将成为抵押物,银行对房产享有抵押权。借款人需按时偿还贷款,否则银行有权处置抵押物。因此,借款人应慎重办理抵押手续,确保有能力偿还贷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购买房屋时,贷款用房产证抵押给银行,借款人本人并没有实质性的房产证。银行将房产证抵押在手中,作为贷款的担保。
抵押期间,借款人拥有房屋的使用权,但处分权受到限制。借款人不能随意出售、出租或赠予房屋,需要征得银行同意并解除抵押后才能进行交易。
一旦借款人按时还清贷款,银行将解除抵押,借款人可以领回房产证。此时,借款人拥有房屋的完全所有权,可以自由处分。
需要注意的是,抵押期间,借款人仍然需要缴纳房屋相关的费用,如物业费、取暖费等。如果借款人长期拖欠贷款或其他费用,银行有权通过法定程序收回房屋,用于偿还债务。
因此,贷款买房时抵押房产证,借款人手中没有房产证原件,但拥有房屋的使用权和有限的处分权。按时还清贷款后,借款人可以收回房产证,获得房屋的完全所有权。
购置房产后,贷款办理成功并顺利放款后,借款人需要办理房产抵押,将房产证抵押给银行。该流程一般如下:
1. 准备材料:
房产证
借款合同
身份证明
其他银行要求的材料
2. 前往银行:
携带上述材料前往贷款银行
填写抵押登记申请表
3. 办理抵押登记:
银行工作人员将材料提交至房地产登记中心
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在房产证上登记银行的抵押权
4. 领取抵押房产证:
抵押登记完成后,借款人可领取抵押完成后的房产证
房产证上将注明银行的抵押权
注意事项:
抵押房产证后,借款人有责任按时偿还贷款
如借款人未按时还贷,银行有权处置抵押房产以偿还贷款
抵押房产证期间,借款人不得擅自处置抵押房产
贷款还清后,借款人可前往登记中心解除抵押登记,并领取解除抵押的房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