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息2分是否属于高利贷
对于“利息2分算不算高利贷”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高利贷是以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或者以其他变相形式收取高额利息,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而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定期制定和公布。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分为贷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调一定幅度,但最高不得超过4.35%(1+50%)=6.525%。
因此,如果贷款利率不超过6.525%,则不属于高利贷。如果贷款利率超过6.525%,则需要考虑是否属于变相收取高额利息,是否构成高利贷行为。
本例中,利息为2分,即年化利率为2%12=24%。显然,24%远高于贷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属于高额利息。因此,如果贷款机构以2分利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则涉嫌构成高利贷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构成高利贷,除了考虑利率外,还需要考虑借款人是否处于胁迫或其他不公平的情况下借款,以及贷款机构是否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判断是否构成高利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