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次计息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r_a = (1 + r_n/m)^m - 1
其中:
r_a 是年实际利率
r_n 是年名义利率
m 是年中计息次数
推导过程:
假设定期存款每隔 n 个月计息一次,每次利率为 r_n/m。一年内总共计息 m 次。
在每个计息期末,存款本金加上利息,计算公式为:
```
A = P(1 + r_n/m)
```
其中:
A 是计息期末的本金加利息
P 是计息期初的本金
一年后,存款总本金加上利息,计算公式为:
```
A_1 = P(1 + r_n/m)^m
```
实际利率 r_a 是存款在一年内实际增长的利率,计算公式为:
```
A_1/P - 1 = (1 + r_n/m)^m - 1
```
因此,得到公式:
```
r_a = (1 + r_n/m)^m - 1
```
举例:
如果年名义利率为 5%,每年计息 12 次,则年实际利率为:
```
r_a = (1 + 0.05/12)^12 - 1 = 0.05127
```
这表明,虽然名义利率为 5%,但由于频繁计息,实际年化收益率略高于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一年内多次计息)
前提:
名义利率:定期存款或贷款的标称利率。
实际利率:考虑到复利影响的真实利率。
公式:
```
实际利率 = (1 + 名义利率/计息次数)^(计息次数) - 1
```
推导:
假设存款本金为 P,一年内计息 n 次,名义利率为 r。
第 1 次:
- 本金:P
- 利息:P r / n
第 2 次:
- 本金:P + P r / n
- 利息:(P + P r / n) r / n
以此类推,第 n 次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
利息 = P r / n (1 + r / n)^(n - 1)
```
总利息:
```
总利息 = P r / n (1 + r / n)^(n - 1) + ... + P r / n (1 + r / n)
```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总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即:
```
实际利率 = (总利息 / P)
```
将总利息公式代入上式,得到:
```
实际利率 = r / n (1 + r / n)^(n - 1) + ... + r / n (1 + r / n)
```
化简后即得到公式:
```
实际利率 = (1 + 名义利率/计息次数)^(计息次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