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借人贷款,风险重重,务必谨慎。
近年来,由于融资困难,一些企业主铤而走险,将自己的营业执照借给他人贷款。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营业执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凭证,一旦借给他人,就意味着该企业实际上已不再从事经营活动,存在虚假经营的嫌疑。而虚假经营是违反《公司法》的,轻则被责令改正,重则吊销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借出后,借款人可能利用其进行违法活动,如注册空壳公司、洗钱等。届时,借出营业执照的企业将承担连带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营业执照借给他人贷款,还可能导致债务纠纷。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放贷机构将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索要债务,很可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更严重的是,借用营业执照贷款的企业,其信用记录也会受到影响。一旦借款人出现逾期或违约,借出营业执照的企业也会被列入黑名单,今后融资更加困难。
因此,营业执照借人贷款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企业主千万不能铤而走险。融资困难时,应积极寻找正规渠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资金。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得不偿失。
营业执照借人贷款未偿还,追究责任顺序如下:
1. 借款人承担第一责任
借款人作为贷款合同的主体,对其欠款负有首要偿还义务。
2.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
贷款合同中存在担保人时,担保人与借款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债权人可以同时向借款人和担保人主张债权。
3. 出借人核实借款人资质
出借人应在放贷前核实借款人的营业执照、财务状况等相关资质,以降低放贷风险。出借人未能尽到适当的审查义务,或存在恶意放贷行为,可能承担一定责任。
4. 出借人追究借款人财产
贷款逾期后,出借人首先应追究借款人财产。借款人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现金、存款等。如果借款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 出借人追究担保人财产
借款人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出借人可以追究担保人的财产。担保人的财产范围一般与借款人相同。
综上,营业执照借人贷款未偿还,出借人应首先追究借款人财产,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出借人未尽到审查义务或存在恶意放贷行为的,可能承担一定责任。
营业执照借给别人贷款会带来以下风险:
1. 失信风险:
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会殃及营业执照所有人的信用记录。这可能会影响到执照所有人的未来贷款和商业往来。
2. 担保责任:
营业执照所有人在借出执照时,可能会被要求提供担保。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违约,执照所有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
3. 法律责任:
借出营业执照可能会涉及违反法律规定。例如,如果借款人使用执照从事违法活动,执照所有人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4. 税务风险:
如果借款人利用执照进行非法经营,执照所有人的税务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如果借款人逃税,税务机关可能会追究执照所有人的税款。
5. 信誉受损:
将营业执照借给他人贷款可能会损害执照所有人的信誉。如果贷款出现问题,执照所有人可能会被视为不负责任或缺乏信用。
因此,在考虑将营业执照借给他人贷款时,应慎重权衡风险。如果确实要借出执照,应确保借款人信誉良好,并要求其提供必要的担保。
对于需要资金周转的企业来说,营业执照贷款是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以下列出几个贷款条件较好的银行:
1.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营业执照贷款额度高,可达企业年营业额的80%。
贷款利率较低,审批速度较快。
要求企业经营稳定,信誉良好。
2.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营业执照贷款可贷额度与工商银行相似。
贷款利息优惠,还款方式灵活。
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财务状况。
3.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营业执照贷款额度适中,适合中小型企业。
贷款期限较长,可达3年。
要求企业有稳定的经营收益和良好的信用记录。
4. 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营业执照贷款支持创业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贷款额度较小,但手续简便,放款速度较快。
要求企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信用记录。
以上银行的营业执照贷款条件各有优劣,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行进行申请。贷款额度、利率和还款方式等具体条件也需与银行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