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借款双方未约定利息(借款未约定利息,逾期未还怎么计算)



1、借款双方未约定利息

当借款双方在借款合同时没有明确约定利息时,法律对利息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也就是说,如果借款双方没有约定利息,那么借款人无需向出借人支付利息。

例如,小明借给小红1万元,双方在借条中没有约定利息,那么小红在还款时只需要偿还1万元本金,无需支付任何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双方在借款合同中对利息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或违反法律规定的,那么借款人只需按照《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不支付利息。

在以下情况下,即使借款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也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1. 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者双方另行约定。

2. 出借人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有权经营贷款业务的机构的。这种情况,即使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2、借款未约定利息,逾期未还怎么计算?

借款未约定利息,逾期未还如何计算?

借款合同中未约定利息,逾期未还的,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逾期利息计算方式如下:

自诉讼之日,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4%计算;

自约定还款之日,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4%计算,但有证据证明借贷双方曾约定利息的除外;

自催收之日,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4%计算,但催收行为不适用于没有催收能力的债权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利息计算方式仅适用于没有约定利息的情况。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有高于上述法定利率的利息,则逾期利息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

同时,债权人主张逾期利息的,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已催收或已诉讼,否则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其逾期利息的请求。

法律还规定,对于长期不还款的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债务人支付高于法定利息的利息。具体利息额度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确定。

3、未约定借款利息,最多可主张多少利息

未约定借款利息,最多可主张多少利息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未约定借款利息的,借款人应当按照法定利率支付利息。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如下: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4.35%

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4.85%

因此,未约定借款利息的,贷款人最多可以主张的利息为:

短期借款(一年期及以下):4.35%

长期借款(五年期以上):4.85%

需要注意的是,该法定利率仅为最低利率,贷款人和借款人可以通过协商约定高于法定利率的利息。

如果贷款人和借款人约定利息高于法定利率,但又未明确约定利息计算方法,则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采用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或者参照当地平均资金使用成本计算利息。

如当事人对约定利息过高有争议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参照上述规定适当调整利息。

4、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款未约定利息

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款未约定利息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用金钱,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在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若双方未约定利息,则适用《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即“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

这一规定体现了对自然人的保护,防止其因缺乏法律意识或谈判能力而陷入不公平的借贷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虽然同样未约定利息,但并不能视为无息。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成立时起产生利息”。这意味着,在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即使未约定利息,但从合同成立之日起,仍会产生利息,但利息的数额需要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对于自然人而言,视为无息;对于法人而言,自合同成立时起产生利息,但利息数额需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这一差别体现了法律对自然人的保护和对法人间平等交易的促进。

上一篇:贷款账户多久在征信报告上消除(贷款账户多久在征信报告上消除一次记录)


下一篇:怎么查自己网上有没有贷款(怎么查询自己在网上有没有贷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