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贷款的普及,不少人会在急需用钱时选择网贷。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贷平台进行诈骗活动,让借款人蒙受损失。
近日,有市民反映,收到自称是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贷款逾期,需要联系居委会处理。接到此类电话时,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正规网贷平台不会通过外呼电话联系居委会。如果有人以网贷平台的名义联系你的居委会,很有可能是诈骗。
网贷逾期处理一般不会涉及居委会。网贷逾期后,平台会与借款人协商还款方案,或通过法律途径追偿。居委会通常不会参与网贷纠纷处理。
如果接到类似电话,市民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并向网贷平台举报。在进行网贷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轻信高额利息诱惑,避免因贪小便宜而遭受损失。
同时,提醒市民在收到自称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时,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网贷平台官方客服进行核实。
近日,接到网贷平台信息,称已与我所在居委会沟通,要求我提供资料。起初,我心存疑惑,担心是诈骗信息,但仔细查看信息后,发现内容详实,且有居委会的联系方式。
出于谨慎,我拨打了居委会电话核实,得知网贷平台的确已与居委会联系,需要我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资料,用于佐证我的个人信息。工作人员表示,网贷平台怀疑我有逾期借款行为,需要通过居委会了解我的真实情况。
我立即前往居委会,提供了所需资料。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确认了我的身份信息。同时,我向居委会工作人员说明了逾期借款的原因,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还款。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理解,并提供了还款建议。
通过此事,我深刻体会到网贷平台和居委会的协作,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掌握着居民的基本信息和社会关系,可以有效核实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和还款能力。而网贷平台通过与居委会的合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逾期借款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作为借款人,我应当诚信守约,按时还款。同时,我也呼吁网贷平台在放贷前做好充分的风控措施,避免发生逾期借款的情况。通过加强网贷平台和居委会的联动合作,共同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
网贷说联系居委会是真的假的?
近来,不少网贷用户收到平台发的消息,称要联系用户所在居委会进行核实。这引发了网贷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担忧,有用户担心是否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有人怀疑这是网贷平台为了催收的一种手段。
对此,网贷平台表示,联系居委会是为了落实监管要求。2023年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其中要求网贷平台加强客户身份真实性核查,并通过多种渠道核验申请人信息。
居委会作为社区管理机构,掌握着辖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因此成为网贷平台核查客户信息的渠道之一。网贷平台通过向居委会发送核查函,来确认申请人的地址、身份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网贷平台向居委会核查信息仅限于申请贷款时的基本信息,不涉及个人隐私或财务状况等敏感信息。居委会工作人员也经过严格培训,对收到的核查函件保密。
因此,网贷平台联系居委会核实信息是合规且必要的,不涉及个人隐私泄露或非法催收等问题。网贷用户可以放心配合核查,这也是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和信贷环境健康的重要措施。
随着网络借贷的兴起,一些借款人出现了逾期还款的情况。网贷平台为了追回欠款,有时会采用非常规手段,比如声称要联系当地居委会进行催收。
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合法,而且会对借款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不能被用于催收债务。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职责不包括债务催收。因此,网贷平台以联系居委会为由进行催收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
借款人遇到网贷逾期时,首先应该主动与平台沟通,表明还款意愿并协商还款计划。如果平台采取非法催收手段,借款人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同时,借款人也要注意不要轻信网络贷款的宣传,量力而行,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给不明身份的人。对网络贷款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过低利息和无抵押贷款等广告宣传。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避免网贷陷阱,维护个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