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申报税收违法行为
逾期申报税收是指纳税人未在法定申报期限内申报其应纳税款的行为。根据税收法规,逾期申报税收会面临一定的处罚。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逾期申报税收的纳税人将被处以应纳税款的0.5%至5%的滞纳金,滞纳金从申报期限规定的最后一日起,按日计算。纳税人还会被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纳税人逾期申报税收的时间达到一定期限,还可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01条,纳税人偷税5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逾期申报税收不仅会带来经济处罚,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资格。因此,纳税人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规,按时申报税收,避免因逾期申报而遭受处罚。
如果纳税人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逾期申报税收,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滞纳金和罚款。税务机关在审查纳税人申请材料后,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逾期申报税收违法行为记录存在时间
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其他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逾期申报税收违法行为的记录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后予以消除。具体存在时间如下:
一般纳税人:三年
自逾期申报税收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之日起三年内,逾期申报记录将存在于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中。
小规模纳税人:两年
自逾期申报税收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之日起两年内,逾期申报记录将存在于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中。
需要注意的是,若纳税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逾期申报记录存在时间将延长至五年:
故意隐瞒收入、虚列支出或其他方式逃避纳税义务的;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申报行为,但逾期仍未改正的;
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吊销税务登记证或其他行政处罚的。
记录存在期间,纳税人可能面临以下不利后果:
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中被扣分;
申请税收优惠政策时受限;
信用记录受损,影响其他金融业务的办理。
因此,纳税人应及时申报税收,避免逾期申报行为的发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逾期申报的处罚条款位于第67条:
第67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申报外,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情节严重的,处逾期申报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