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学中,支出通常记在借方,而收入记在贷方。这是因为借方和贷方遵循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支出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因此记在借方。例如,购买办公用品会减少现金资产,因此记在借方。支付工资会增加工资应付负债,因此也记在借方。
相反,收入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因此记在贷方。例如,销售产品会增加现金资产,因此记在贷方。收到客户付款会减少应收账款负债,因此也记在贷方。
需要注意的是,支出和费用不是同义词。支出是指实际花费的金额,而费用是根据会计原则计入当期的金额。例如,购买一栋建筑物时,实际支付的金额记在借方作为支出。但是,建筑物的折旧费用记在当期损益表中,并记在借方。
理解支出记在借方的规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基础。它有助于用户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例如,支出增加可能会导致现金流短缺,而支出减少可能会释放现金流。
当支出与剩余资金不一致时,往往会令人困惑。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多种因素。
未计入的收入或支出是常见的原因。例如,您可能忘记了已支付的账单或收到了意外的存款。通过仔细审查您的财务记录,可以找到这些差异。
预算可能与实际支出不符。如果您没有跟踪实际支出,您可能会高估或低估可用资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请定期更新您的预算并将其与实际支出进行比较。
银行对账单中的错误也会导致差异。仔细核对对账单上的所有交易,如有任何错误,请联系您的银行。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未实现的收入。例如,您可能预期的工资没有到账,或者投资的收益低于预期。确保您在计算可用资金时考虑了所有收入来源。
货币兑换也会造成差异。如果您在国外旅行并使用不同的货币,您必须考虑汇率。兑换费用可能会影响可用资金的总额。
通过仔细检查这些因素,您可以缩小支出与剩余资金差异的原因。通过保持准确的财务记录并定期审查您的预算,您可以减少这种差异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管理您的资金。
记账中,支出一般记在借方,收入记在贷方。
对于花的钱,是支出,因此记在借方。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或个人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情况。
例如:某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花费100,000元。这个支出记在借方的“固定资产”科目下,导致固定资产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增加记在借方,负债增加也记在借方。因此,花的钱记在借方,既可以表示资产增加,也可以表示负债增加。
例如:某企业通过贷款取得了100,000元的资金。这个资金增加记在借方的“银行借款”科目下,导致银行借款增加。
所以,花的钱写在借方还是贷方,取决于花的钱是导致资产增加还是负债增加。如果导致资产增加,记在借方;如果导致负债增加,也记在借方。
借贷记账中,“花出去的钱”的处理方式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借方
费用账户:用于记录日常发生的费用,如租金、水电费、工资等。花出去的钱会登记在借方,增加费用的金额。
资产账户: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资产,如设备、库存等。当购买资产时,花出去的钱会登记在借方,增加资产的金额。
贷方
收入账户:用于记录企业获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花出去的钱会登记在贷方,减少收入的金额。
负债账户:用于记录企业所欠的债务,如应付账款、借款等。借入资金时,花出去的钱会登记在贷方,增加负债的金额。
示例:
企业支付10,000元房租,这将登记为借方费用账户增加10,000元。
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花费100,000元,这将登记为借方资产账户增加100,000元。
企业向供应商支付了应付账款50,000元,这将登记为贷方负债账户减少50,000元。
“花出去的钱”的借方或贷方处理取决于账户的性质。费用、资产和负债账户在借方增加,收入账户在贷方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