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仲裁的后果
网贷仲裁是一种解决网贷纠纷的有效途径,但仲裁结果对当事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参与网贷仲裁前,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可能的法律后果。
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需履行裁决义务
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按照裁决书的内容履行义务,否则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与强制执行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申请撤销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申请撤销。但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非常严格,法院仅在仲裁程序违法、裁决有重大错误等特定情形下才予以撤销。
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仲裁费用一般由仲裁机构收取,败诉方承担全部或部分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仲裁员的劳务费、仲裁机构的管理费、专家或鉴定人的费用等。
仲裁结果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网贷仲裁的结果会被录入个人信用记录。如果当事人败诉,其信用记录将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业务。
网贷平台虚假仲裁的法律后果
部分网贷平台为了逃避债务,会虚假仲裁或捏造仲裁裁决。若经查实,网贷平台虚假仲裁,仲裁裁决无效,网贷平台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
因此,当事人在参与网贷仲裁前应慎重考虑,了解可能的后果,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贷逾期被仲裁,可以不理会吗?
网贷逾期被仲裁,不能不予理会。仲裁具有法律效力,如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按照裁决的规定履行义务。逾期不履行,依法应当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与生效判决类似,包括:
申请执行: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和仲裁裁决书。
审查:法院审查申请执行书和仲裁裁决书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执行裁决:符合条件的,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仲裁裁决,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以及拍卖、变卖财产等。
因此,网贷逾期被仲裁后,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仲裁程序,及时履行仲裁裁决。否则,一旦对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果将比逾期还款更为严重。
为了避免网贷逾期,建议借款人在办理网贷时注意以下几点:
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量力而贷。
选择正规的网贷平台,避免高利贷和套路贷。
按时还款,避免逾期造成不良信用记录。
如遇逾期,及时与网贷平台沟通,寻求协商还款方案。
网贷仲裁完成后,借款人应当关注以下事项:
1. 接受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借款人应当自觉履行还款义务。若有异议,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2. 协商还款计划:
如借款人无法一次性还清欠款,可与网贷平台协商分期还款或减免利息。建议借款人主动提出还款计划,表明还款意愿。
3. 遵守执行规则:
若借款人逾期未履行还款义务,网贷平台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应当配合法院执行,避免财产被查封或扣划。
4. 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网贷仲裁结果会录入征信系统。借款人应当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对未来贷款或其他金融业务产生不良影响。
5. 谨慎对待催收:
仲裁结束后,网贷平台仍可能委派催收人员进行催收。借款人应当理性对待,避免与催收人员发生冲突。如有争议,可向仲裁机构或相关监管部门反映。
6. 寻求法律咨询:
若借款人在仲裁过程中或执行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困难,可向律师寻求法律咨询,获取专业意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