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对信用卡逾期政策2023年的规定
为规范信用卡业务,保护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于2023年出台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信用卡逾期政策作出了如下规定:
1. 逾期费用
逾期利息:逾期金额的日利息不得超过万分之五。
滞纳金:每次逾期不超过人民币100元。
2. 逾期等级
1-90天:轻度逾期。
91-180天:中度逾期。
181天及以上:严重逾期。
3. 逾期后果
轻度逾期:银行会进行催收,但不会影响征信。
中度逾期:银行会加大催收力度,并上报征信机构,记录逾期情况。
严重逾期:银行将采取法律措施,冻结账户、冻结财产等。
4. 逾期救济
持卡人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银行可以适当减免逾期费用。
持卡人出现特殊情况无法按期还款,可以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
5. 违规行为
银行不得对单笔金额人民币1000元以下的逾期欠款收取滞纳金。
银行不得诱导或迫使持卡人签订“全额代偿协议”等不公平条款。
银行不得向非本人催收,或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
6. 监督检查
银保监会将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3年,银保监会对信用卡逾期政策做出以下规定:
1. 加强催收管理:银行应加强对逾期信用卡的催收管理,不得使用暴力、骚扰、欺诈等非法催收手段。
2. 延期还款服务:对于因疫情等特殊情况确有还款困难的持卡人,银行可提供延期还款服务,具体期限和方式由银行自行确定。
3. 个性化还款方案:银行应主动与逾期持卡人联系,制定个性化还款方案,避免一次性催缴过多款项。
4. 保障持卡人权益:银行不得因信用卡逾期影响持卡人正常征信记录,应为持卡人保留异议和申诉渠道。
5. 规范逾期计息:银行应根据逾期时间和金额,合理收取利息,不得收取高额滞纳金或复利。
6. 限制催收外包:银行不得将信用卡逾期催收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应自行负责催收工作。
7. 定期自查和整改:银行应定期自查催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银保监会报送自查报告。
这些规定旨在维护信用卡持卡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信用卡逾期催收行为,防止金融风险。
银保监会对信用卡逾期政策 2023 年规定
2023 年,中国银保监会对信用卡逾期政策做出了重要调整,旨在减轻持卡人负担,规范信用卡行业秩序。以下为主要规定:
1. 逾期容时期
对信用卡透支还款的,持卡人享有 3 天的宽限期,宽限期内还款视为按时还款。
2. 逾期利息调整
逾期后,持卡人需支付逾期利息。2023 年前,逾期利息为日利率万分之五,调整后为日利率万分之四。
3. 逾期罚息调整
逾期 90 天以上且未与银行达成还款协议的,银行可按照日利率万分之五计算罚息。调整前为日利率万分之十。
4. 豁免利息调整
对于因突发事件导致逾期的持卡人,银行可以酌情豁免部分利息。
5. 协商还款
持卡人因特殊困难无法按时还款的,可与银行协商制定个性化还款方案。银行不得无故拒绝协商。
6. 限制过度催收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不得采用骚扰、威胁等方式催收,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持卡人信息。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持卡人权益,规范信用卡行业秩序。持卡人应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不利影响。如遇特殊情况导致逾期,可及时与银行协商,合理解决问题。
银保监会关于信用卡逾期最新政策解读
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信用卡业务管理的通知》,对信用卡逾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逾期容忍范围缩小
原有规定允许信用卡持卡人在最后还款日后三天内无息还款,新政策将无息还款期限缩短为最后还款日后一天。持卡人在最后还款日后一日内归还欠款,且属于非恶意逾期的,仅收取违约金,不计入个人征信报告。
二、逾期利率调整
新政策对信用卡逾期利率进行了调整。欠款在最后还款日后一日至九十日内,按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5倍计算;超过九十日,按照LPR的1.54倍计算。
三、加强催收管理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催收,不得实施暴力催收、骚扰催收等行为。同时,银行应为持卡人提供多元化的还款渠道,方便其及时还款。
四、优化还款协商机制
针对因客观原因导致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持卡人,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加强还款协商机制,主动与持卡人协商分期还款、延期还款或个性化还款方案。
五、完善风险提示
银行应在发卡环节向持卡人充分提示信用卡使用风险,并明确信用卡逾期的后果和影响。同时,银行应定期向持卡人发送欠款提醒信息,提醒其及时还款。
新政策旨在规范信用卡业务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持卡人应合理使用信用卡,避免逾期,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银行应严格按照规定开展信用卡业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