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结案后消除执行记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法院已结案的执行案件,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应按照规定向法院申请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备库,并向社会公布。
申请撤销条件:
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偿还债务、执行判决等;
未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满三年;
无其他违法失信行为。
申请流程:
1. 准备材料:执行完毕证明、身份证明等。
2. 向法院提交申请:向执行法院提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删除申请书》。
3. 法院审查:法院审查申请材料,并核实执行情况。
4. 纳入后备库:符合条件的,法院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备库,不再向社会公布失信信息。
5. 满三年自动消除:被执行人列入后备库满三年,未有新的违法失信行为,其名单信息将自动消除。
注意事项:
申请人应诚实守信,如实提供申请材料。
法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虚假或不实之处,将驳回申请。
被执行人违反任何一项申请条件,法院将继续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通过申请撤销执行记录,被执行人可以消除个人征信上的不良影响,恢复信用,重新获得社会信用。
法院已结案的执行记录在个人征信上的消除,主要遵循以下流程:
1. 确认还清债务:
需要确认已完全偿还执行款项,包括本金、利息和执行费用。
2. 申请执行结案证明:
向法院申请执行结案证明,证明执行程序已终止。
3. 向征信机构申请删除:
拿着执行结案证明,向个人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芝麻信用等)申请删除相关负面记录。
4. 征信更新:
征信机构核实相关材料无误后,会更新个人征信记录,删除已结案的执行记录。
注意:
执行结案证明通常需由法院出具。
征信机构处理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需要等待10-15个工作日。
征信记录中反映的执行记录,在结案后仍会被保留一定时间,但具体时间因征信机构而异。
结案后,如果违反执行和解协议或再次出现执行案件,征信记录中可能再次出现执行记录。
法院执行已结案,如何消除征信记录
当法院执行已结案,当事人及时履行完毕执行义务后,征信记录中的不良信息仍可能存在。以下步骤可帮助消除征信记录中的不良信息:
1. 取得法院执行结案证明
向执行法院申请并取得一份执行结案证明,明确标明案件已结案且执行义务已履行完毕。
2. 联系征信机构
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如央行征信中心)和商业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芝麻信用)提出异议申请,提交执行结案证明等材料。
3. 提交异议申请
根据征信机构要求,填写异议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法院执行结案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异议申请中需陈述执行已结案的事实,并要求更正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息。
4. 等待征信机构核查
征信机构收到异议申请后,将对材料进行核查。核查时间因机构不同而异,一般在15-30个工作日内。
5. 核查结果反馈
征信机构将核查结果反馈给当事人。若核查无误,不良信息将从征信报告中删除。若核查有误或无法确认,征信机构将出具说明。
6. 再次提出异议(如必要)
若征信机构核查有误或无法确认,当事人可再次提出异议。提供更详尽的材料或解释,争取更正不良信息。
注意:
消除征信不良记录需要一定时间,请耐心等待。
虚假异议或提供虚假材料可能会损害个人信用。
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避免再次产生不良记录。
法院执行记录消除后不再显示的时间点取决于具体情况。
自动消除时间:
对于自动消除的执行记录,一般会在执行记录被消除后立即不再显示。
申请消除时间:
对于需要申请消除的执行记录,消除申请被批准后,执行记录一般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再显示,通常为收到批准通知后的 30-60 天。
其他因素:
信用报告机构更新速度:不同的信用报告机构更新记录的时间可能不同,因此执行记录消失的确切时间可能因机构而异。
保留政策:一些信用报告机构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留已被消除的执行记录,以备参考。
例外情况:
如果执行记录被重新打开或有新的法律行动,即使执行记录已被消除,也可能再次显示在信用报告中。
如果有正在进行的诉讼或破产程序,执行记录可能仍然会显示在信用报告中。
建议:
定期检查您的信用报告,以确保执行记录已消除。
拨打信用报告机构的免费电话号码,如有任何问题或疑虑。
考虑使用信誉修复服务,帮助您解决执行记录并提高您的信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