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要求:
1. 民事行为能力:担保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即年满 18 周岁且精神正常。
2. 身份信息真实:担保人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3. 具有还款能力:担保人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在借款人无力偿还时承担偿还责任。
4. 信用记录良好:担保人的信用记录应良好,未有重大事故或严重失信情形。
5. 对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担保人应与借款人签订书面担保合同,对借款人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即在借款人未按时还款时,担保人有义务代为偿还。
6. 担保比例:一般情况下,担保比例不得超过担保人个人资产的 70%。具体比例由借款人与担保人协商确定。
7. 其他要求:借款人与担保人还可以约定其他要求,如担保人提供抵押物或保证金等。
担保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担保责任,并评估自身还款能力。一旦成为担保人,就有可能承担巨额债务。因此,在确定担保前,应慎重考虑,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担保有效期一般为:
1. 约定有效期: 若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担保有效期,则自担保期限届满之日起失效。
2. 法定期限: 《民法典》第686条规定,保证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六个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无约定时的有效期: 若借贷合同中未约定担保有效期,则按照法定期限执行,即自借款到期后6个月失效。
4. 特殊情况: 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除外,例如《担保法》规定,为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借款或项目融资而提供的担保,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担保期限可以超过主债务履行期限。
注意:
担保有效期是指担保人的担保责任持续的时间,过了有效期,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有效期与诉讼时效不同。诉讼时效为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失效的时间,一般为3年。
担保人可以主张担保期限届满而免除其担保责任,但必须及时向债权人提出主张。
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怎么办?
民间借贷担保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则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直接承担还款责任。此时,担保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
2. 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则债权人必须先向借款人追偿,在借款人无财产可执行或者无法追偿的情况下,才能向担保人求偿。
3. 担保人承担抵押担保: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担保人为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则在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处置抵押物优先受偿。
4. 担保人承担质押担保: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担保人为借款人提供质押担保,则在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拍卖质押物优先受偿。
需要注意的是,担保人应当在订立担保合同前审慎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和担保人的还款能力,以免因担保而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如果担保人发现借款人有恶意逃债或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行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担保人未约定担保期限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担保期限至关重要。如果当事人未约定担保期限,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对担保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以下规则:
连带责任:担保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
保证责任: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担保期限为债务人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抵押担保:以抵押担保的,担保期限为抵押物权存续期间。
质押担保:以质押担保的,担保期限为质权存续期间。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规则仅适用于当事人未约定担保期限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对担保期限有明确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当事人在民间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担保期限。约定可以具体到某一日期,也可以约定自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某一段时间。明确的担保期限既保障了债权人的权益,也避免了担保人承担长期负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