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是工会为开展工作而收取的经费,属于非税收入。其收支业务在会计核算中使用以下会计科目:
借方:
工会经费
借方登记收到的工会经费,包括:
职工会费
工资总额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
单位拨款补助
其他收入等
贷方:
工会经费
贷方登记支出的工会经费,包括:
工会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
工会办公费
工会活动费
工会培训费
工会救济费等
除此之外,工会经费还可能发生以下会计分录:
转入劳工经费:
借方:劳工经费
贷方:工会经费
转出劳工经费:
借方:工会经费
贷方:劳工经费
结转损益:
借方:工会经费
贷方:损益
通过这些会计分录,可以全面反映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并为工会组织提供财务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工会经费期末贷方有余额,意味着工会在该期间内收入大于支出,产生了结余。
工会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会费、公用事业收取的提成、上级组织拨款、其他收入等。这些收入用于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福利保障等方面。
如果工会经费期末有余额,表明工会的财务管理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必要的支出需求,保障工会正常运转。这通常被视为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工会经费的管理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经费合理、合法使用。同时,工会也应定期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避免出现浪费、挪用或贪污等行为。
工会经费结余并不意味着工会可以随意增加支出。工会的经费使用应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不得盲目扩大支出范围或提高福利水平。
当工会经费余额在借方出现贷方余额时,需要进行调账。调账分录如下:
借:工会经费余额
贷:其他应付款
调账金额即为贷方余额金额。
进行此调账的原因可能是:
工会经费发放错误,导致应付款项大于应收款项。
工会经费收支记录不及时或有误,导致帐面余额与实际余额不符。
调账后的工会经费余额将反映期末准确的余额,确保账目清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