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逾期和负债率较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个人信用贷款逾期率为1.82%,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逾期率为2.18%,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人的负债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2022年中国家庭债务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59.6%,远高于国际警戒线50%。其中,住房贷款是居民的主要负债,占比高达75.2%。
中国人逾期和负债率高的原因有多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乏力。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高企,导致居民购房压力巨大。消费主义盛行,促进了居民非理性消费。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债务问题。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措施抑制居民过度负债,包括加强对贷款机构的监管、限制房地产信贷、推广信用修复等。未来,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居民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2021 年,中国负债逾期人数持续攀升。据央行发布数据,截至 2021 年末,个人信贷逾期半年以上未归还贷款余额高达 1.9 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信用卡逾期贷款余额为 841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4.5%;消费贷逾期贷款余额为 454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1.7%;其他个人贷款逾期贷款余额为 604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3%。
分年龄段看,20-30 岁年龄段的逾期人数最多,占整体逾期人数的 42.3%。其次是 31-40 岁年龄段,占 31.8%。
逾期贷款主要集中在房贷、车贷和信用卡等领域。其中,房贷逾期贷款余额为 1.2 万亿元,占个人信贷逾期贷款余额的 62.3%;车贷逾期贷款余额为 1527 亿元,占 7.9%;信用卡逾期贷款余额为 8412 亿元,占 43.6%。
逾期贷款不断增加,反映出部分居民债务负担过重和还款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防止个人信贷风险进一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信贷越来越普遍,逾期和负债也成为困扰部分国人的问题。那么,中国人逾期和负债率高吗?
据央行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7916.83亿元,同比增长19.32%。
从逾期率来看,2023年6月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逾期率为2.3%,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虽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逾期率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几年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
从负债率来看,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62.4%,较上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住房贷款余额为3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总体来看,我国个人的逾期和负债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几年呈现出增长趋势。这反映出部分国人在消费信贷观念上存在一定问题,过度借贷和消费,导致了负债率上升。
因此,加强个人金融素养教育,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过度负债,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控,合理授信,避免助长过度借贷和消费。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截至2022年末,个人信用贷款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为2609亿元,相较上年末增长23.8%。其中,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为839亿元,增长12.8%。
个人住房贷款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为1970亿元,增长37.2%。
这意味着,截至2022年末,中国个人信用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合计为45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3%。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仅反映了银行信贷领域的逾期情况,不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逾期情况。逾期金额并不能完全反应逾期人数,因为同一借款人可能有多笔贷款逾期。
因此,很难准确估计中国有多少人负债逾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个人负债逾期的风险将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