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额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的借贷方分别为:
借方:
原材料消耗
材料方面损失
工资及津贴
生产福利费
制造费用
折旧及摊销费
其他生产费用
贷方: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本期在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营业外支出(如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赔偿)
具体说明:
借方科目:反映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原材料、人工、能源等。
贷方科目:反映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成本,包括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设置符合生产成本的核算要求,即以实际发生的费用为依据,真实反映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成本。
在定额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的借贷方式遵循以下规则:
借方:
直接材料成本:借记直接材料成本科目
直接人工成本:借记直接人工成本科目
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外协加工费:借记外协加工费科目
贷方:
生产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具体而言,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均应记入借方的生产成本科目;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完工产品或在产品,则应记入贷方的生产成本科目。
举例:
生产过程中领用直接材料 50,000 元,应记账:
借:直接材料成本 50,000
贷:生产成本 50,000
生产过程中支付直接人工工资 30,000 元,应记账:
借:直接人工成本 30,000
贷:生产成本 30,000
生产过程中发生制造费用 20,000 元,应记账:
借:制造费用 20,000
贷:生产成本 20,000
通过遵循以上借贷方式,可以准确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为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在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是以下各项的代数和:
直接材料成本: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和部件的实际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直接工资成本。
制造费用:用于支持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如机器维护、厂房租金和水电费。
实际产量:在特定期间内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
代数表达式为: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 实际产量
定额法是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假设每个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是恒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将这些定额乘以实际产量来估计产品成本。
定额法对于大批量生产或工艺流程生产特别有用,因为可以减少成本计算的复杂性和时间。它可能不适用于产品种类繁多或生产工艺复杂的情况。
定额成本计算法适用于产品成本相对稳定、生产批量大、工序较多的企业。
定额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在于:
simplify accounting procedures
减少成本差异,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facilitate cost control and cost planning
适用于定额成本计算法的行业包括:
制造业:如机械加工、化工、制药
加工业:如食品加工、纺织加工
采掘业:如矿产开采
定额成本计算法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成本定额体系,包括原材物料消耗定额、人工费用定额、制造费用定额等。
定额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
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组织
原材物料和人工费用的市场价格
定额体系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
定额成本计算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 编制成本定额
3. 按照定额计算成本
4. 汇总成本数据
5. 结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