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 6 厘利息正常吗
网贷平台的利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有些网贷平台打着“低利率”的幌子,实际年利率却高达 6 厘。那么,网贷 6 厘利息是否正常?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网络小额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央行同期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 4 倍。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 4.35%,乘以 4 倍后得出 17.4%。因此,网贷平台的年利率如果超过 17.4%,即属于高利贷。
6 厘利息折算为年利率约为 72%,远超国家规定的上限。因此,网贷 6 厘利息是不正常的,属于高利贷行为。
高利贷不仅会给借款人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还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活动。消费者切勿轻信低利率的宣传,在借款前应仔细核实平台资质,并了解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
如果不幸陷入高利贷陷阱,借款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管部门也将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网贷利率超过24%没超过36%
根据相关规定,网络小额贷款公司(P2P)的年利率不得超过36%。对于超过24%但未超过36%的网贷利率,借款人应谨慎对待。
高于24%但低于36%的网贷利率的风险:
利息成本高:即使利率低于36%,但仍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长期借款会导致利息成本大幅增加。
还款压力大:高利率会增加每个月还款额,给借款人带来较大还款压力,影响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
债务陷阱:高利率会导致债务迅速累积,如果借款人无法及时归还,可能会陷入债务陷阱,难以脱身。
借款人应对高利率网贷的建议:
谨慎借贷:仅在有真实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考虑网贷,并尽量寻找利率较低的贷款。
衡量还款能力:在借款前,仔细计算还款能力,确保每月还款额不会超过收入的合理比例。
及时还款:按时还清贷款,避免产生逾期费用和影响个人征信。
理性消费:避免因冲动消费或不合理支出而借贷。
寻求专业建议:如有必要,寻求金融专业人士的建议,帮助制定理财计划和管理债务。
网贷利率超过24%但低于36%的贷款虽然合法,但借款人应充分评估其风险,谨慎借贷,并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
网贷利息无上限,但超出国家规定利率的部分不需偿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款合同对逾期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主张借款人按照年利率6%支付逾期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网贷利息超过年利率36%,借款人有权不偿还超出部分的利息。
网贷年利率36%是否合法?
围绕网贷年利率36%的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而截至2023年2月,一年期LPR为3.65%,因此网贷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4.6%。
202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明确,对于超出四倍LPR的利息约定,如果借款人能够证明贷款人主要从事放贷业务,且放贷利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利率,则可以认定无效。
因此,如果网贷平台主要从事放贷业务,且年利率超过36%,借款人可以主张利息无效,平台只能收回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仅适用于民间借贷,对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和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并不适用。这意味着,如果网贷平台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其年利率可以超过36%。
对于网贷平台而言,年利率36%是否合法取决于其是否主要从事放贷业务以及是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对于借款人而言,如果网贷平台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可以主张利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