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能力指标主要有:
1. 收入与债务比率:
收入与债务比率反映借款人的收入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收入与债务比率越低,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越好。
2. 债务覆盖率:
债务覆盖率衡量借款人在扣除所有债务支付后的现金流是否足以覆盖基本的必需开支。债务覆盖率越高,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越强。
3. 信用评分:
信用评分反映借款人在过去信贷行为的记录。信用评分越高,说明借款人以往的信用表现越好,借贷风险越低。
4.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衡量借款人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借款人资产多于负债,偿债能力越好。
5. 担保品的价值:
对于抵押贷款或其他形式的担保贷款,担保品的价值也会影响借贷能力。担保品的价值越高,借贷风险越低。
6. 就业稳定性:
借款人的就业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借贷能力指标。长期稳定就业的借款人比收入不稳定或失业的借款人具有更高的偿债能力。
7. 存款记录:
借款人的存款记录可以反映其财务管理能力和偿债意愿。定期存入和维护存款余额的借款人通常更可靠,借贷风险更低。
8. 信用记录长度:
较长的信用记录通常表明借款人拥有稳定的信用历史和良好的偿债行为。这可以增强借贷人的信誉,提高其借贷能力。
借贷行为指数(CBI)衡量的是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借入资金的意愿和能力。它综合了各种经济指标,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失业率、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CBI 的值通常在 0 到 100 之间:
值高于 50 表示借贷意愿和能力较强。
值低于 50 表示相反。
高 CBI 表明人们和企业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他们愿意借钱来进行消费或投资。反之,低 CBI 则表明人们和企业对经济不那么乐观,他们不愿借钱。
CBI 是经济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高 CBI 通常与经济增长相关联,因为借贷活动推动了消费和投资。而低 CBI 则可能预示着经济放缓或衰退,因为借贷活动减少。
影响 CBI 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利率:利率较低时,借贷成本较低,借贷意愿更强。
消费者信心指数:信心指数较高时,人们对经济前景更有信心,更愿意借钱。
失业率:失业率较低时,人们更有可能获得收入和偿还债务,因此借贷意愿更强。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借贷的实际成本会增加,人们可能更 reluctant 地借钱。
CBI 是央行和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会考虑的重要指标。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 CBI 来衡量借贷活动的水平,并采取措施促进或抑制借贷,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
贷款能力系数是银行或其他贷款机构用于评估借款人偿还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百分比,表示借款人每月总收入中可用于偿还贷款的部分。
贷款能力系数的计算公式通常如下:
贷款能力系数 = (每月收入 - 基本生活开支) / 月贷款还款额
其中:
月收入:借款人的税后每月总收入
基本生活开支:住房、交通、食品、医疗保健等必需开支
月贷款还款额:拟申请贷款的每月还款额
贷款能力系数一般在 25% 到 36% 之间。较低的贷款能力系数表示借款人有较大的偿还能力,而较高的贷款能力系数则表示借款人接近或超过其偿还能力的极限。
银行使用贷款能力系数来评估借款人的风险状况。贷款能力系数低的借款人被视为信誉较好,违约风险较低。相反,贷款能力系数高的借款人可能被视为信誉较差,违约风险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贷款能力系数只是衡量借款人偿还能力的一个指标。银行在做出贷款决定时还会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信用评分、债务收入比和资产负债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