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时有发生,借款人因意外或疾病突然离世,其家人却对借款一无所知,引起纠纷的情况也时有耳闻。
近日,一家法院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原告小张诉称,其父生前向被告小王借款 20 万元,但其父离世后,小王却向其追讨债务。小张辩称,其从未知晓父亲借款之事,且其父离世时并未留下遗产可用于偿还债务。
法院查明,小王的借条确系由小张父亲生前签署,且借款用途明确。但由于小张父亲并未告知家人有关借款事宜,小张对该笔借款并不知情。
法院认为,小王虽然持有借条,但其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小张知悉或参与了借款。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借款人死亡后,其继承人以继承所得遗产的范围为限,承担被继承人未清偿债务的责任。在本案中,小张并未继承父亲遗产,因此无须承担其父的借款责任。
法院判决驳回小王的诉讼请求。
此案警示民间借贷双方应谨慎对待,借款人应及时告知家人借款事宜,避免因意外去世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债务负担。同时,借款人也要妥善保管借条等证据,以便在必要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人去世,债务是否转移至家人?
当民间借贷人不幸去世,债务是否会转移至其家人,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务是不继承的。这意味着债务人死亡后,其遗产继承人没有义务为其偿还债务。债权人只能从遗产中要求清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继承人如果自愿偿还债务,则属于赠与行为,债权人不能强制其偿还。如果债务人留有遗嘱,并在遗嘱中指定由特定继承人偿还债务,则继承人应当按照遗嘱执行。
因此,如果民间借贷人的债务未经遗产清偿,债权人一般不能向其家人追偿债务。如果债权人掌握证据表明继承人恶意隐匿或转移遗产,导致债权人无法从遗产中获得清偿,则可以向继承人提起诉讼,要求其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借贷活动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借款人应谨慎借贷,在借贷前充分评估自己的偿还能力。出借人也要注意风险防范,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必要调查,并签订书面借条,明确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