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范围
根据我国相关税收规定,以下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金融机构间借贷利息收入
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发生的借贷利息收入。
二、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企业发行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企业购买政府发行的国债、地方债等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央行逆回购利息收入
企业通过向央行进行逆回购交易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存款利息收入(部分)
企业在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收入中,属于存期在半年(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六、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利息收入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利息收入,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注意:上述免税范围是根据现行税法规定,未来可能会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应及时关注税收法规的变化,准确把握利息收入免税的政策。
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下列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1.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
包括人民银行再贷款、贷款以及信托贷款等利息收入。
2. 单位和个人之间借贷的利息收入
包括民间借贷、企业之间的借款以及个人之间的借款等利息收入。
3. 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包括国家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以及企业发行的企业债等利息收入。
4. 票据贴现的利息收入
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贴现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其他票据的利息收入。
5. 其他免征增值税的利息收入
包括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债券和票据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利息收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指定为中央国债的债券和票据等利息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利息收入不属于免征增值税的范围:
银行向委托人支付的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金融机构向客户发放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
消费信贷机构向客户发放的贷款利息收入
这些利息收入需按照增值税税率计征增值税。
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吗?
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取决于利息的来源和性质。
利息来源
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存款在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属于免税收入。
债券利息:企业持有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债券发行人属于中国境内企业,则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如果债券发行人属于中国境外企业,则利息收入不免征企业所得税。
利息性质
一般利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属于免税收入。
金融利息:企业从事金融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根据规定可以享受部分免税待遇。比如:
保险公司取得的保单贷款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信托公司取得的信托贷款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 国债利息;(二) 金融机构存款利息。"
《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9]101号)规定:"企业从其他企业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中国境内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需要根据利息的来源和性质进行判断。银行存款利息、一般利息不免税;中国境内企业发行的债券利息、金融利息可以享受部分免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