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换息,指的是在贷款到期后,借款人用新贷款的利息偿还旧贷款的本息。一般来说,利息换息是不建议的,因为这样会增加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利息换息也是无奈之举。比如,借款人收入不稳定,或者遇到了突发事件,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这时,利息换息可以暂时缓解还款压力。
不过,借款人需要注意的是,利息换息只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彻底摆脱利息换息的困境,借款人需要提高收入水平,或者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借款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利息换息的成本:
选择利率较低的贷款产品。
延长贷款期限。
提高还款金额。
需要提醒的是,利息换息会影响借款人的征信记录,如果频繁利息换息,可能会导致借款人信用下降,影响以后的贷款申请。因此,借款人应慎重考虑利息换息,尽量避免频繁使用。
多少利息可以不用换银行卡?
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信用卡利息。一般来说,信用卡利息计算方式主要分两种:循环利息和分期利息。循环利息是针对未还清的信用卡欠款部分,按日计息,每月1日划转到下个月的账单中。分期利息则是针对持卡人办理的分期付款业务,按月计算,分期还款期间每月计息一次。
对于循环利息,各大银行的利率基本在0.05%-0.06%之间,即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六。如果持卡人每月按时全额还款,则无需支付任何利息。但如果持卡人未及时还款,或者只还了部分欠款,则会按照上述利率计算利息。假设持卡人欠款10000元,按万分之五的利率计算,每月应付利息为10000 x 0.05% = 5元。
对于分期利息,不同银行的利率不同,一般在0.5%-2%之间。分期利息的计算方式是将分期总金额乘以年化利率,再除以12,得到每月应付利息。假设持卡人分期12个月,分期总金额为10000元,年化利率为1%,则每月应付利息为10000 x 1% / 12 = 83元。
如果持卡人每月按时全额还款,则无论循环利息还是分期利息都可以避免。但如果持卡人未及时还款,则会产生相应的利息费用。对于循环利息,每月利息费用一般在几十元以内,而分期利息则可能达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因此,持卡人应合理使用信用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利息费用。
在经济学中,利息的作用之一是抵消通货膨胀对货币购买力的侵蚀。因此,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利息率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弥补通货膨胀率带来的损失。
一般来说,当利息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就会得到保护。这意味着,尽管物价在不断上涨,但通过利息获得的收益可以抵消这一损失。
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率为 3%,而利息率为 5%,那么人们将因持有货币而获得 2% 的实际收益。这意味着,一年后,他们可以用同样的货币购买比现在多 2% 的商品和服务。
因此,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利息率需要达到或高于通货膨胀率。这个利息率水平被称为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为正时,货币的实际价值会得到保护;实际利率为零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将保持稳定;实际利率为负时,货币的实际价值会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确定一个具体的利息率水平,以完全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可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通货膨胀率是动态的,而且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很大。因此,各国央行在设定利率时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就业率等。
借款利息多少不用还
一般情况下,借款利息都是需要偿还的,不存在借款利息不用还的情况。借款人需要根据与贷款机构约定的贷款合同,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借款利息可能不需要偿还:
法律规定免息: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某些特定用途的借款可以免除利息,例如助学贷款或扶贫贷款。
贷款人主动减免:出于特殊情况或优惠政策,贷款人可能会主动减免借款利息,例如因疫情影响而导致借款人收入受损。
协商延期还款:在借款人出现暂时性还款困难时,可以与贷款机构协商延迟还款,并可能在延迟期间免除利息。
债务重组:在借款人无力偿还时,可能会与贷款机构协商债务重组,其中可能涉及利息减免或豁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况都是特例,绝大多数情况下借款利息都是需要偿还的。借款人应认真履行还款义务,避免违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