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的期末余额通常记在借方。
这是因为:
生产成本账户本质上是一个费用账户。费用通常记在损益表中,损益表中费用部分的总额记在借方。
当生产过程完成时,生产成本将转入本期损益账户。此时,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将转入损益账户的借方。
期末,如果生产过程尚未完成,剩余的生产成本将留存在生产成本账户中,记在借方。这部分成本将在下期继续参与生产,直到生产过程全部完成。
因此,生产成本的期末余额通常记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全计入当期损益,而是留待以后期间费用化。
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归属于资产会计要素。
生产成本是对生产或提供劳务服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称,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被称为可变生产成本,而制造费用则被称为固定生产成本。
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生产成本应在期间费用和资产之间进行区分。已完成但尚未销售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成本,即期末的产成品存货,应归属于资产会计要素。因为产成品存货是企业未来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而当期发生但未能完成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成本,则应计入期间费用,因为这些成本已在当期耗用,无法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
期末的生产成本余额反映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已发生的但不属于当期费用的成本,这些成本将随着产品的销售而逐步转为营业成本。因此,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归属于资产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产成品存货。
生产成本期末有余额并入生产成本结转科目。
生产成本结转科目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生产成本结转情况的账户,其期末余额代表本期生产成本尚未全部结转实现的价值。该余额通常转入以下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将生产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以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科目:将生产成本结转到完工产品科目,以反映已完工的产品成本。
在制品科目:将生产成本结转到在制品科目,以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成的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结转时,借记相应的目标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结转科目,从而将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科目中结转出来,并反映在相应的成本科目中。
例如:
假设某企业本期生产成本为 100 万元,期末还有 20 万元的在制品成本。则: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万元
贷:生产成本结转 80 万元
借:在制品 20 万元
贷:生产成本结转 2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