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多少条)



1、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

刑法关于借贷缺乏还款能力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中包括吸收资金后无法偿还。若借贷人明知自己缺乏还款能力,仍向他人借款且数额较大,则涉嫌触犯此罪。

构成要件

1. 主观要件:故意,明知自己缺乏还款能力。

2. 客观要件:

- 向他人借款,数额较大;

- 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

- 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

量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根据借款数额、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情节等因素确定,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数额较大:50万元以上。

造成损失严重:给被害人造成100万元以上损失。

注意事项

借贷人应谨慎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避免因缺乏还款能力而触犯刑法。同时,借款人也应注意甄别借贷人的还款能力,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2、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多少条

借贷无力偿还的刑法规定

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借贷无力偿还的情况。但是,如果借款人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1. 诈骗罪(第266条):

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合同诈骗罪(第224条):

借款人明知没有偿还能力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 信用卡诈骗罪(第196条):

借款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或者虚构事实申请信用卡,骗取信用卡并透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第205条):

借款人为虚假抵扣税款或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开增值税发票,数额较大,偷逃税款5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借贷无力偿还的情形复杂多样,具体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节进行判断。

3、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哪条

《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96条和第266条中。

第196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该条规定主要适用于借款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借款,且不能偿还借款的情况。

第266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该条规定适用于借款人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还款后,拒不执行的情况。

其他法律法规也有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明确了认定借款人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借款构成诈骗罪的标准。

第十条规定了借款人因履行能力不足导致民事责任不能实现的,债权人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4、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是什么

刑法关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规定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行为属于犯罪。但是,对于恶意借贷不还的行为,可能会涉嫌下列犯罪:

1. 合同诈骗罪

如果借款人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却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借款,骗取他人钱财,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2. 诈骗罪

如果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借款,而且数额巨大,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3. 恶意透支罪

如果借款人使用信用卡或者其他结算卡,透支后长期不还且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恶意透支罪。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借贷没有还款能力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例如:

如果借款人因客观原因,如失业、疾病等导致无法按时还款,一般不构成犯罪。

如果借款人因主观原因,如挥霍无度、逃避债务等导致无法还款,则可能涉嫌犯罪。

因此,借款人应当审慎借贷,量力而行,避免因无力偿还而触犯刑法。

上一篇:婚后买车有贷款离婚怎么分配(婚后贷款买的车离婚怎么分男方还贷款)


下一篇:贷款平台天天发信息怎么办呢(贷款平台天天发信息怎么办呢是真的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