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协议未约定逾期利息,能否主张迟延利息?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自主达成的纠纷解决协议。其效力与生效后的判决书相同。对于调解协议中未约定逾期利息的情形,能否主张迟延利息尚存争议。
一、支持主张迟延利息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迟延利息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一项法定权利,旨在补偿债权人的资金损失。即使调解协议中未约定逾期利息,也不影响债权人主张迟延利息的权利。此种观点依据的是合同法第219条的规定,即“因迟延履行金钱债务的,债务人应当按照法定利率向债权人支付迟延利息。”
二、不支持主张迟延利息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未约定逾期利息就意味着当事人对迟延利息达成合意。如果允许债权人在调解协议未约定逾期利息的情况下主张迟延利息,将违反调解协议的约定。
三、司法实践
司法实践中,对于调解协议未约定逾期利息能否主张迟延利息的问题,各法院的见解并不一致。有的法院支持债权人主张迟延利息,有的法院则不支持。
四、建议
为避免争议,建议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逾期利息的计算方法和利率。如果调解协议未约定逾期利息,债权人可尝试与债务人协商补充协议,约定逾期利息。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利息。
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逾期后是否可以申请利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逾期履行的违约金,但违约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30%。调解书也是一种民事法律文书,因此也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约定利息
如果当事人在调解书中明确约定利息,那么逾期后可以按照约定向对方主张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和期限由调解书规定。
没有约定利息
如果调解书中没有约定利息,那么当事人可以根据《民法典》第684条的规定,自逾期之日起,主张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利息按央行规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调解书中没有约定利息,当事人也可能不能主张利息。例如:
调解书明确规定不支付利息;
逾期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对方的原因;
调解书的执行已超过诉讼时效。
因此,是否可以在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的情况下申请利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事人可以咨询律师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协议未约定迟延履行利息
在民事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订立调解协议后,若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其中,迟延履行利息是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
调解协议中并非总是会约定迟延履行利息。在实践中,部分调解协议中仅约定违约金或其他形式的违约责任,而未明确约定迟延履行利息。
对此,我国法律规定,调解协议未约定迟延履行利息的,参照《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迟延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民法典》所指利息,包括法定利息和约定期限。法定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通知》确定的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规定仅为法定利息的默认计算标准,当事人可以在调解协议中约定更高的约定期限。
因此,为了避免调解协议未约定迟延履行利息而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在签订调解协议时,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利率和计算方式等内容。
明确的约定不仅有助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能有效避免后续纠纷,维护调解协议的严肃性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