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及借贷记账法原理
账户是用于记录和分类经济业务的专门载体。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两栏。
借方记录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经济业务。贷方记录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的经济业务。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
1. 平衡原理: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同时影响至少两个账户,且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必须相等。
2. 双重记录原理: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在借方和贷方各记录一次。
3. 借方即增加,贷方即减少:对于资产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对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4. 借贷记账法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方程式可通过分析账户余额来证明,即借方总余额等于贷方总余额。
借贷记账法提供了以下优点:
准确记录和分类经济业务。
确保账户之间保持平衡。
便于编制财务报表。
帮助企业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账户及借贷记账法是财务会计的基础,遵循平衡原理、双重记录原理等原则,可以有效地记录和分类经济业务,为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根据借贷记账法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1. 增加负债:记录任何导致企业负债增加的事项,如借入资金、应付账款增加等。
2. 增加所有者权益:记录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事项,如投资人追加投资、利润分配等。
3. 减少资产:记录导致企业资产减少的事项,如资产出售、折旧费用等。
4. 减少费用:记录导致企业费用减少的事项,如收到折扣、收入递延等。
5. 减少收入:记录导致企业收入减少的事项,如退货、收入冲销等。
记账规则:
借方记录增加资产、费用、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事项。
贷方记录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和收入的事项。
总账试算后,借方余额总和应等于贷方余额总和,才能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规定,下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
资产账户:
借方余额:资产增加或费用减少
贷方余额:资产减少或费用增加
负债账户:
贷方余额:负债增加或收入减少
借方余额:负债减少或收入增加
所有者权益账户:
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增加或费用减少
借方余额:所有者权益减少或收入增加
损益账户:
借方余额:收入或利润
贷方余额:费用或亏损
具体账户期末余额:
现金账户:借方余额(现金金额)
应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应收账款金额)
存货账户:借方余额(存货成本金额)
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固定资产价值)
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固定资产折旧累计金额)
应付账款账户:贷方余额(应付账款金额)
长期负债账户:贷方余额(长期负债金额)
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销售收入账户:借方余额(销售收入金额)
存货耗用成本账户:贷方余额(存货耗用成本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账户余额可能与上述规则不同,这取决于账户的具体性质和交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