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经历了多次调整,反映了当时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变化。
1 月份至 3 月份:加息
为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从 2006 年 1 月份开始连续三次上调同期贷款利率,将 1 年期贷款利率从 5.31% 上调至 5.85%。
4 月份至 6 月份:降息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又于 2006 年 4 月份至 6 月份期间连续三次下调同期贷款利率,将 1 年期贷款利率降至 5.31%。
7 月份至 9 月份:稳定
进入下半年后,中国人民银行为保持稳定,自 2006 年 7 月份至 9 月份期间未调整同期贷款利率,维持在 5.31% 的水平。
10 月份至 12 月份:加息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再度抬头,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6 年 10 月份至 12 月份期间连续三次上调同期贷款利率,将 1 年期贷款利率提升至 6.31%。
2006 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调整反映了其在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以及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方面的政策取向,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至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2006年,基准贷款利率为6.12%。此后几年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利率逐步上调。2008年金融危机后,利率开始下降,以刺激经济增长。
2012年,基准贷款利率降至5.60%,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利率基本维持稳定。2015年,受通货紧缩压力影响,利率再次下调,分别为5.31%、5.10%和4.85%。
2016年,随着经济稳中有缓,利率保持不变。2017年,受经济复苏和物价上涨影响,利率开始小幅上调,分别为4.90%、5.10%和5.35%。
2018年,利率继续上调,分别为5.40%和5.50%。2019年,受经济降速影响,利率多次下调,分别为5.35%、5.00%和4.65%。
在2006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历了多次调整。这些调整旨在调控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同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12%。
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同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降至5.85%。
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同期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升至6.03%。
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上调同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升至6.3%。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上调同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升至6.57%。
1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上调同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升至6.84%。
总体来看,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趋势。全年调幅为0.99个百分点。而截止到年底,一年期同期贷款利率为6.84%。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表
| 贷款期限 | 年利率 (%) |
|---|---|
| 活期贷款 | 1.15 |
| 三个月贷款 | 2.25 |
| 半年贷款 | 3.38 |
| 一年贷款 | 4.51 |
| 三年贷款 | 5.62 |
| 五年贷款 | 6.05 |
该利率表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发布,适用于所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同期贷款利率。同期贷款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在特定期限内到期的贷款的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调整同期贷款利率。最新利率表请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或其他权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