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夫妇购房时,合同由一人签署,贷款由二人共同担保,是否构成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法定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工资、奖金、津贴、劳务报酬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知识产权的收益
房屋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四十九条规定: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取得不动产权证,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但婚后经书面约定,该不动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并经公证,且不动产登记部门依法办理权属变更手续,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本案情况
在本案中,购房合同由一人签署,属于婚后签订。因此,购房的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贷款由二人共同担保,不影响房产归属。
综上
在这种情况下,购房合同只签一人,贷款二人签字,该房屋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购房购房合同上仅有一个人姓名,而银行贷款时却有两个人签名,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谨慎处理。
贷款人承担连带责任
虽然购房合同上只有一方名字,但由于贷款时两人均签字,因此在法律上属于共同债务,两人对贷款负有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如果贷款人之一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向另一方追偿。
房屋产权归属不明确
购房合同是房屋产权归属的证明,而贷款合同只反映了债权关系。因此,仅凭贷款合同无法确定房屋产权的归属。如遇离婚或一方意外身故等情况,房屋产权归属可能产生争议。
建议做法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建议采取以下做法:
添加到购房合同: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尽管该合同仅有一方姓名,但另一方对房屋享有共同产权。
登记共有权: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登记房屋共有权,以确保双方在房屋上的产权份额。
制定婚内财产协议:明确婚内财产的归属和使用,包括房屋等不动产。
在贷款期限内,双方应按照贷款约定及时偿还贷款。如遇特殊情况导致一方无法偿还,应及时与银行沟通,请求延迟还款或其他帮助。通过妥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因婚后购房合同及贷款问题带来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