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昆明小伙被忽悠贷款购买了一辆电动车,近日,此事引起关注。
据了解,这位小伙名叫小李,今年24岁。今年6月,他在昆明某商场遇到一名推销员,该推销员向小李推荐了一款电动车,并称该车拥有高续航里程、低能耗等优势,还承诺可以贷款购买,无需首付。
小李被推销员的夸赞所吸引,在没有仔细了解车况和贷款合同的情况下便签订了购车协议。在拿到车后,小李才发现该电动车续航里程远低于推销员所宣传的,而且充电时间很长。
更让小李感到头疼的是,他随后发现自己背上了巨额贷款,月供高达4000多元。由于还不起贷款,小李最终将电动车抵押给了贷款公司。
对此,相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或其他高价商品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切勿轻信推销员的夸大宣传。同时,要仔细了解产品信息和贷款合同,避免被忽悠,造成经济损失。
昆明一名小伙轻信他人忽悠,贷款购买了一辆电动车,却因该车涉嫌改装而被警方查获。
据了解,小伙小李在某社交平台结识了一名自称卖电动车的男子小王。小王向小李推荐了一款外观时尚、价格优惠的电动车,并称该车可以合法上牌。在小王的忽悠和低价诱惑下,小李心动了,通过小王提供的贷款公司办理了贷款,购买了该电动车。
小李驾驶该电动车仅数日,便被警方拦下检查。经查,该电动车涉嫌改装,已被列为黑名单。面对警方的询问,小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原来,小王所提供的电动车并非合法生产,而是将普通电单车改装而成,不仅没有合格证,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小李因驾驶无牌、无证、改装车辆被警方处以罚款并扣留车辆。
此案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有合法资质的商家。切勿轻信他人忽悠,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近日,昆明一则小伙被忽悠贷款买下电动车事件引起关注。
25岁的杨某在网上看到一则电动车销售广告,宣称只需500元首付便可购买一辆价值上万元的电动车。杨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对方自称是某电动车公司的客服,热情介绍了电动车的性能和优惠政策。杨某被客服说得心动不已,填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支付了500元首付。
当杨某兴冲冲地到指定地点提车时,却发现电动车并不像广告上描述的那样。不仅质量差,而且续航里程也短。杨某顿时傻了眼,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无奈之下,杨某选择了报警。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该电动车公司根本不具备销售资格,客服人员也并非该公司员工。杨某的经历并非个例,类似的贷款购车骗局近年来屡见不鲜。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网上购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中的优惠信息,也不要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同时,购买大件物品时最好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保障的商家。
被骗分期贷款买电瓶车怎么办?
分期贷款买电瓶车被骗的受害者不在少数。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1. 保留证据
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贷款合同、收据、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
2. 报警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所有证据并详细陈述被骗经过。
3. 联系金融机构
联系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说明情况并要求中止贷款。提交证据证明被骗事实。
4.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追回损失。建议选择专业处理消费金融纠纷的律师。
5. 维权组织
寻求消费者维权组织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收集证据和协调维权行动。
6. 舆论监督
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曝光骗局,扩大影响力,督促相关部门介入。
7. 谨慎分期消费
在分期贷款前,仔细了解贷款条款、还款能力和平台信誉。不贪图小便宜,谨慎选择贷款机构。
如果已被骗,请保持冷静,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报警、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或维权组织的帮助,最大程度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