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科目的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下为一些常见的会计事项的记账方法:
1. 现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2. 现金支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3. 购入商品或材料:借记“库存商品”或“材料采购”,贷记“应付账款”或“现金”。
4.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借记“应收账款”或“现金”,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5. 收回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6. 支付应付账款: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7. 计提折旧:借记“折旧费用”,贷记“累计折旧”。
8. 提取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贷记“管理费用”。
9. 结转损益:借记“利润分配”或“未分配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成本”等相关损益科目。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借记左方,贷记右方。借贷平衡,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表外科目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其记账符号为“收入”和“付出”,具有以下特点:
收入:
记入借方,表示增加本期收入。
常用于记录非营业收入等不属于正常经营业务的收入。
付出:
记入贷方,表示增加本期支出。
常用于记录非营业支出等不属于正常经营业务的支出。
表外科目的不纳入资产负债表,主要原因在于:
并非资产或负债:表外科目不涉及企业的资产或负债,而是与当期收入和支出相关。
不影响财务状况:表外科目的增加或减少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不纳入资产负债表。
转入损益表:表外科目的余额在期末通过损益结转科目转入损益表,影响当期损益。
表外科目的主要作用是:
记录非经营性收入和支出,便于管理层掌握企业非主营业务的经营成果。
弥补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的某些重要事项,如财务费用、对外投资收益等。
因此,表外科目的记账符号“收入”和“付出”符合其不纳入资产负债表,但参与损益分配的特性。
在资产负债表中,表外科目的余额通常不予体现。表外科目是指不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需要在会计记录中反映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括:
或有负债和资产:例如担保责任、诉讼风险等,它们可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债务或收入,但目前尚未确定。
未确认收入和费用:例如已向客户提供服务但尚未收到付款的收入,或已发生但尚未入账的费用。
应收账款贴现: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第三方以提前获得资金时产生的表外科负债。
衍生金融工具:例如远期合同、期权等,它们不直接计入资产或负债,而是作为表外科项目反映。
表外科目的余额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因为它们不会直接影响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例如,或有负债可能在未来变成实际负债,但目前尚未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这些项目通常通过披露说明或财务报表附注的方式来反映。
表外科目的揭示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机会,以及其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将这些项目纳入披露,财务报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财务状况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