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征信清零,这只是一个谣言。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也就是说,你的征信记录只会保存5年。过了5年,征信机构就会自动删除不良记录。
所以,2018年征信清零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不良征信记录,只能等待5年后自动删除。在此期间,你可以通过按时还款、避免违约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征信。
需要注意的是,征信清零不等于征信修复。征信修复是指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修正或删除不准确或有争议的征信记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征信记录有误,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或删除。
2018年新《征信业管理条例》对不良信用记录的保存期限作出调整,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保留期限如下:
1. 逾期还款等轻微违约记录:保留5年。
2. 严重违约记录,如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等:保留7年。
3. 信用卡欺诈等严重违法行为记录:保留10年。
请注意,不良信用记录保存期间自逾期还款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不是从逾期还款开始之日起计算。因此,如果借款人已经还清了欠款,不良信用记录仍会在上述期限内保留。
在不良信用记录保存期间内,会影响借款人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业务。不过,借款人可以通过及时还清欠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行为,逐渐修复信用记录。
信用报告中记录的信用历史时长通常为 7 到 10 年,具体取决于信用报告机构和所报告的特定信息类型。
对于大多数贷方来说,18 年的信用历史已经足够长,可以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历史。该报告可以显示过去几年发生的以下事件:
贷款和信用卡账户的开立和关闭
信用余额和支付记录
贷款申请和信用检查
公共记录,如破产和止赎
欺诈警报和身份盗窃通知
信用报告还包含个人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地址和社会安全号码。该信息用于识别借款人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负面信用信息,例如破产和止赎,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留在信用报告中,可能长达 10 年以上。这些事件可能会对信用评分产生重大影响,并使借款人更难获得贷款和信贷额度。
总体而言,18 年的信用报告提供了借款人信用历史的全面且准确的概况,涵盖了过去几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该报告对于贷方和借款人双方都是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做出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