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信息通常在征信报告上以“失信被执行人”、“失信名单”等形式呈现。
查询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登录征信中心官网或使用征信查询APP,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查询。
第三方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芝麻信用等,部分机构提供征信查询服务。
查询内容: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显示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案由、执行法院等。
失信执行案件信息:详细列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详情,包括案件号、执行金额、执行状态等。
影响:
失信被执行信息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以下后果:
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受阻
出国、高消费受限
纳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及出行
影响就业和升迁机会
解除失信记录:
失信被执行人偿还全部债务并履行其他义务后,可向执行法院申请解除失信记录。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法院也会依法解除失信记录。
注意:
失信被执行信息一般自发布之日起5年后自动注销。
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执行的案件,失信记录也会被注销。
个人有权对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提出异议。
失信被执行征信报告上如何看结果
失信被执行是指被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一定的惩戒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征信报告上记录。
在征信报告上,失信被执行记录通常会显示在"失信信息"或"执行信息"等栏目下。具体记录内容可能包括:
失信被执行人姓名
身份证号或营业执照号
执行案号
执行标的
执行法院
立案时间
结案时间
执行状态
其中,执行状态通常包括:
已结案
执行完毕
执行中
已注销
需要注意的是,失信被执行记录保留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自人民法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日起,失信被执行信息将在征信报告中保留5年。5年后,如果失信被执行人已履行义务,其失信信息将会被删除。
查看征信报告查看失信被执行记录,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通过银行网点、手机银行等渠道进行查询。
失信被执行记录对个人或企业来说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贷款、信用卡申请、出行、住宿、就业等方面。因此,失信被执行人应及时履行义务,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结果说明
本查询结果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信息,经相关查询平台或机构整理展示,仅供参考。
查询结果状态说明:
已纳入失信名单:查询人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意味着其存在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已被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失信惩戒措施。
未纳入失信名单:查询人未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说明其不存在失信行为或已履行了相关义务。
失信行为后果:
限制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
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
限制使用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产品。
限制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法人代表等职务。
公开发布失信信息,影响个人和企业的信誉。
失信信息查询说明:
失信信息查询一般需要提供查询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失信信息查询平台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网等官方网站。
虚假查询失信信息可能构成违法行为,请谨慎使用。
失信信息的更正和异议处理:
如果查询结果显示为失信被执行人,但查询人不认可该信息,可以向相关法院提出异议或申请更正。
法院会根据查询人的申请,核查相关执行卷宗和材料,作出是否更正失信信息的决定。
更正后的失信信息将及时从失信名单库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