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实名举报,本人于2023年7月9日在广东省佛山市花都区中信银行上河城支行申请办理个人贷款业务,当时银行前台员工告知我需要通过银行指定APP进行申请,随后我按照要求下载了APP,并填写相关资料。
在填写资料过程中,我注意到APP中提示需要电子签名,我以为是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签名,便没有仔细查看。随后,我收到短信通知,称我的贷款申请已通过,并已放款至指定账户。
但让我震惊的是,收到短信后我立即查询了我的银行账户,发现确实有一笔贷款已入账,但让我疑惑的是,我从未在贷款合同上签过字。我立即联系银行,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告知我,我的贷款合同是由他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签订的,并非本人所为。
目前,我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相关证据。银行方面也已冻结了贷款账户,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在此,我郑重声明:本人从未在该贷款合同上签字,也从未授权他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办理贷款业务。对于此次冒名贷款事件,我深感愤怒和担忧。我强烈要求公安机关严厉打击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我也提醒广大群众,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果银行在没有本人签字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出款项,银行的行为涉嫌违法。
《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应当对借款人进行审查,并取得借款人的有效签字。银行未经借款人签字发放贷款,属于违规行为。
《合同法》也规定,合同成立必须具备成立的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没有借款人的签字,则难以证明借款人真实地表达了借款意愿,因此难以认定合同有效。
同时,贷款合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银行未经本人签字发放贷款,可能导致借款人无法享有合同项下的权利,如贷款利息、贷款期限等。
银行未经本人签字发放贷款的行为还可能涉嫌诈骗。如果银行故意隐瞒借款人未签字的事实,骗取贷款,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因此,银行在没有本人签字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出款项的行为涉嫌违法,借款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银行撤销贷款合同,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