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以下情况下,个人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又称“黑名单”:
1. 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 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经发函催告后在十五日内仍不履行的;
- 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超过六个月,且催告后在十五日内仍不履行的。
对于逾期多久的问题,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但是,考虑到法院和有关部门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在上述规定的情况下,个人逾期超过6个月以上,且经催告后仍不履行的,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会对个人的生活和信用产生较大影响,例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影响贷款申请等。因此,个人应及时履行债务或法律义务,避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如果发现自己已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可以向相关法院或有关部门申请撤销。撤销条件主要包括:已经履行债务或法律义务,或者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违反法定义务不成立等。
逾期还款20天,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会产生滞纳金。滞纳金通常按日计算,一般为逾期金额的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十。例如,逾期金额为1000元,按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计算,20天滞纳金为100元。
会影响个人信用。逾期还款记录会被报送至征信机构,对个人征信造成负面影响。未来申请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时,可能会被拒贷或提高利率。
逾期还款还可能导致催收。银行或贷款机构会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等方式催收欠款。这可能会对个人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
严重逾期还款(超过90天)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银行或贷款机构可能会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欠款并承担诉讼费用。甚至可能冻结或拍卖借款人的财产。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按时还款,应主动联系银行或贷款机构,说明情况并协商还款计划。避免逾期还款,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逾期20天,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逾期金额、债务类型以及贷款机构的规定。
逾期金额:
逾期金额越大,对征信影响越大。一般来说,逾期金额超过500元,就会对征信产生不良记录。
债务类型:
信用卡、贷款等不同的债务类型,逾期影响也不同。信用卡逾期20天可能只产生利息滞纳金,而贷款逾期20天可能影响到贷款的续期或抵押物的处置。
贷款机构规定:
不同的贷款机构对于逾期20天的处置措施不同。有些机构会收取罚息或违约金,有些机构会采取催收措施,严重时甚至可能将债务转交给第三方催收公司。
逾期20天可能产生的后果:
影响征信:逾期20天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在以后的贷款、信用卡申请、购房等方面受到影响。
产生罚息:逾期后需要缴纳罚息,加重还款负担。
催收措施:贷款机构可能会采取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措施,对个人生活造成影响。
法律诉讼:如果逾期金额较大或逾期时间较长,贷款机构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逾期20天是否严重,需要综合考虑逾期金额、债务类型和贷款机构规定等因素。及时还款或与贷款机构协商还款计划,可以避免或减轻逾期带来的不良后果。